上下五千年(汉详细)[第7页/共11页]
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
汉朝的纺织业亦有国营与民营之分,官方闻名纺织业者有陈宝光等。到东汉期间,蚕桑养殖在长江和岭南等地开端推行[169]。
拜见:免除百家,独尊儒术、酎金夺爵、盐铁官营、汉武乱世、汉匈百年战役、丝绸之路、巫蛊之祸
汉朝和约略同期间欧洲的罗马帝国并列为当时天下上最早进的文明及强大帝国。[14]两汉期间奠定汉地范围,极盛时东并朝鲜、南包越南、西逾葱岭、北达阴山。[15]2年,西汉天下人丁达六千余万[16],占当时天下的三分之一。[17]
光武帝废王莽弊政,大兴儒学,使得东汉成为风化最美,儒学最盛的朝代。时年社会安宁,加强中心集权,对外戚严加限定,史称“光武复兴”[9]。[70]
刘彻身后,年仅7岁的刘弗陵即位,是为汉昭帝。汉昭帝即位之初,由上官桀、金日磾、田千秋、桑弘羊和霍光5人共同辅政。但是在元凤元年(前80年),发作元凤政变,汉昭帝复苏地诛杀了上官桀等一批诡计权臣,制止了霍光被冤杀。霍光得以持续帮手汉昭帝治国,史称霍光辅政。[46]
东汉期间,为改正察保举人之滥,开端重视测验,构成察举与测验相连络的选士轨制,并且测验成分日趋增加。在保举根本上加强测验,这是汉朝察举制生长的新趋势。荐举为主,测验为辅,是两汉察举制的根基特性,也就是说你保举小我,还要看看他有甚么本领。汉朝初期实施征兵轨制,男人二十三岁起至五十六岁之间,退役两年。一年保卫京师,名为正卒;另一年戍守边郡,叫做守兵。正卒分为两支,一支为南军,保卫宫城,另一支为北军,保卫都城其他地区。[153]
到蒋琬、费祎、董允身后,刘禅开端自摄国政,但因宠任寺人黄皓和陈祗,令朝政开端变坏,而大将姜维在247年至262年不竭的北伐,使得蜀汉政治压力减轻,宫中政事无人措置,力量日渐耗损。内廷逐步为寺人黄皓把持,使得火线战事不为刘禅所知,终究导致邓艾偷袭成都胜利、刘禅举国而降。[123]厥后姜维“诈降”,企图借助钟会之力复国,但是打算失利被杀,汉祚告终。
拜见:赤壁之战、汉中之战、夷陵之战、七擒孟获、六出祁山、九伐中原、魏灭蜀之战
东汉相对西汉国土有所收缩,汉昭帝始元五年(前82年)将真番郡、临屯郡并入乐浪郡、玄菟郡[135],至光武帝建武六年(30年)弃岭东地[136];因汉元帝初元三年(前46年)放弃珠崖郡、儋耳郡而落空对海南的节制[137];交州的日南郡象林县于汉顺帝永和二年(137年)被林邑盘据独立[138-139];建武二十四年(48年)南匈奴内附并被安设于河套[140],又于建武二十六年(50年)置匈奴中郎将监护南匈奴降部[141];建武二十五年(49年)乌桓率众内属[142],内迁于北部诸郡之北,又置乌桓校尉监护乌桓并兼领鲜卑[143];汉明帝永平十二年(69年)哀牢内附,以其地置永昌郡[144],西南得以扩大至缅甸北部;汉和帝永元六年(94年)完整安定西域[100],西境抵海滨[145];后“及孝和晏驾,西域背畔”,直至汉安帝延光二年(123年)任命班勇为西域长史[146],并于汉顺帝永建二年(127年)安定西域诸国,但是乌孙及葱岭以西诸国已离开汉廷的节制,自此“三绝三通”而终。[147]东汉末年,因海内浪费、人丁锐减,曹操放弃定襄、云中、五原、朔方、上郡、北地六郡,不过将占有河东的南匈奴分为五部,各设汉官司马兼领之[148]。[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