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五千年(汉详细)[第4页/共11页]
汉昭帝刘弗陵
东汉的建立者汉光武帝刘秀
汉宣帝刘询
西汉舆图
拜见:免除百家,独尊儒术、酎金夺爵、盐铁官营、汉武乱世、汉匈百年战役、丝绸之路、巫蛊之祸
刘彻身后,年仅7岁的刘弗陵即位,是为汉昭帝。汉昭帝即位之初,由上官桀、金日磾、田千秋、桑弘羊和霍光5人共同辅政。但是在元凤元年(前80年),发作元凤政变,汉昭帝复苏地诛杀了上官桀等一批诡计权臣,制止了霍光被冤杀。霍光得以持续帮手汉昭帝治国,史称霍光辅政。[46]
汉朝初期,刘邦封异姓王七人。但因各地兵变不竭遂而消清大部分异姓王,仅留长沙王吴芮。同时大封同姓诸侯,这些王国“大者或五六郡,连城数十,置百官宫观,谮于天子”。处所王国权势的强大导致中心当局所实际节制的地区萎缩。吕前期间,增加外戚诸侯王。到文帝期间又纷繁肃除,增加刘氏诸侯王。但是处所王国权势的收缩已经对中心当局构成严峻威胁。[149]
州作为行政区,在西汉武帝时抽芽,到东汉末年正式成型。自元封五年,始在郡之上设十三行部,每部派一刺史,每个行部统领多少郡(国)。但此时的行部是监察区,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行政区[150]。东汉末年,处所多事。中平五年,朝廷选重臣出任刺史,称州牧,掌一州军民[150]。州从监察区变成行政区。至此,中国处所行政由本来的郡县两级轨制变成州郡县三级制[150]。十三个州为:司隶(治雒阳)、徐州(治剡县)、青州(治临淄)、豫州(治谯县)、冀州(治高邑)、并州(治晋阳)、幽州(治蓟县)、兖州(治昌邑)、凉州(治陇县)、益州(治雒县)、荆州(治汉寿)、扬州(治历阳)和交州(治龙编)[150]。兴平元年(194年),又分雍州。则至汉亡,天下有十四州。州从监察区变成行政区。[134]汉朝官制实施三公九卿制,宰丞相具有较大的权力。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称三公,丞相管行政,是文官首长[151];太尉管军事,是武官首长[151];御史大夫掌监察,帮助丞相掌管政治事物[151]。而在汉朝,另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即必须做御史大夫后才气做丞相。而在御史大夫之下,还设有御史中丞,掌管宫内事件[151]。九卿则是太常(掌祭奠鬼神)、光禄勋(掌门房)、卫尉(掌卫兵)、太仆(掌车马)、廷尉(掌法律)、大鸿胪(掌礼宾)、宗正(掌天子族谱)、大司农(掌天下经济)、少府(掌皇室财务)[151]。汉武帝期间,为了稳固皇权,皇权开端大幅收缩,尚书令的职位大幅抬升[152]。汉武帝将身边重臣如严安、主父偃、朱买臣等为郎加以侍中,与尚书令共议。军国大事,构成中朝(又称内朝)。原以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构成外朝。[153]
正月二十五日,梁冀拥立汉章帝玄孙刘缵即位,是为汉质帝。质帝非常聪慧,称梁冀为“放肆将军”,是以质帝不久就被殛毙,年仅八岁[109]。汉章帝曾孙刘志即位,是为汉桓帝。汉桓帝幼年,是以持续由梁太后临朝在朝。汉桓帝即位之初,梁冀权势庞大,其残害忠良,公饱私囊,无恶不作。汉桓帝对他暗中也非常不满,延熹二年八月初十,汉桓帝与寺人运营,派兵士包抄梁宅,梁冀与老婆双双他杀,梁氏外戚权势土崩崩溃。后寺人成为新的权力中间,单超、徐璜、具瑗、左悺、唐衡五人被封为县侯;单超食邑两万户,后又封为车骑将军,其他四人各一万户,世称五侯。[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