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九回 缘聚缘散[第1页/共3页]
永元这一喊公然有效,尽忠堂所部人马便纷繁怯步游移了起来。骠骑大将军赵同光自知极刑难逃,便一边以噬魂蛊毒解药之事相迫,一边又号令部下持续围攻赵高档人。场上群雄或死或伤早已所剩无几,若要再与百十倍于己的敌部相争,只怕再无任何转机了。
但见赵承宗眉宇深深一皱,稍许便又捂着胸口吐出鲜血来,那些被他吸入的刀锋之力现在正在其体内反正切割,早已伤及他五脏六腑了。赵承宗见大事不妙,连连欲要撤出对掌之手来,但此时他已伤及内里,再有力禁止归元大法的发挥了。
却此时,山下俄然传来声声幽怨抽泣,世人放眼望去,却见一个怒马鲜衣的美人奔驰而来,便恰是妙笔生了。赵承宗猜想会稽山设伏后能一承大统,自要赶走妙笔生这个对他有非分之想的不伦不类之人。
“朕年龄已高,心力交瘁,今既已传位新君,且望新君能尽力化解此次边疆危急。”赵高忧心说道。
国玺乃一国最高权威的意味,代表的是历代天子的权能,赵高以此为号,便就是完整断了永元要为二人讨情的动机。与此同时,赵高强行公布的这一号令也冷了场上群雄的心。
“杨湛方才要提刀杀朕,乃大逆不道之徒,按罪当诛九族。慕容云真和他沆瀣一气,亦当同罪论处。”赵高站在高处指着杨湛骂道。
众臣当即又跪向永元齐道:“愿听圣上旨意。”
“可惜我大宋贫乏虎将帅才,不然何至于如此被动?”永元叹道。
永元因而又站出来对尽忠堂的人大声说道:“尔等罪恶既免,何不趁此机遇报效朝廷杀敌建功?护驾有功者封侯拜相,奋勇退敌者重重有赏。”
赵高大怒难却,永元一时竟不知如何安慰。
杨湛内力被赵承宗一向吸夺畴昔,也是殊难堪受,但贰心知此克服负将在谁能支撑的更久中决出,便再辛苦也要对峙将输出的力道转化成刀锋来。
妙笔生卧在赵承宗尸骨前纵声大哭,却将一脸花容哭得暗澹难睹。此情此景,又怎不看的在场群大志下苦楚?
却此时,山下一骑快马奔驰而来,倒是边营来报信的使者了。不待马匹停下,使者便吃紧上前跪禀火线告急军情。赵高听得完颜亮正亲率百万雄师强渡淮河,便吓得魂不守舍起来。
殿前批示使不明就里,连声告饶喊冤。
“既然陛下不肯为朕出气,我也不难堪你。我且以国玺命令,三今后凡我赵宋百姓在国境内诛杀杨湛者,有奖无责。”赵高举着玉玺大声宣道。
永元这番话极具煽动结果,尽忠堂人马听罢皆重新拾起兵器向赵同光所部及红莲教反杀畴昔。如此一来,场面情势才终究呈势出均力敌之状。
杨湛却忽的放声大笑道:“我杨湛乃一介布衣,竟劳你以国玺来举高身价,真是史无前例。但你好歹也是一国之君,在此劲敌压境之际还要费尽周章的去出一口怨气,实在昏庸无道。我便这就归隐而去,好叫你省下诛杀令的笔墨来做有效之事。”
兵变被弹压下去后,赵高当即命令处决叛贼,永元却以法不责众为由替众将士讨情。赵高却并分歧意,执意要杀尽场上数千降军。
场上诸将听罢皆是面露愧色,殿前批示使因而上前主动请缨,但却被永元一口反对了。不但如此,永元还命人将其拿下,然后当众宣布革去了他的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