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论战(上)[第2页/共4页]
“大人请想。如果圣上真的同意,只要答复‘照准’两字便可,但恰好是回了这么一句话,特别是内里‘若能使法国人偃旗息鼓’,这法国人到底如何想的,谁也摸不准,如果真能‘偃旗息鼓’,哪怕只是安生几年,这一关,我们也就算度畴昔了。”
李鸿章说的‘咸丰爷北狩’,指的是英法联军入侵北京,逼迫咸丰天子流亡热河的事儿。那一次,英法两国不但攻入北京,掳掠、燃烧了圆明园,就连咸丰天子也是是以在热河去世。自此以后,国人更加的害怕洋人,为制止一样的事情再次产生,几近到了对洋人有求必应的境地。也是由此,朝廷中逐步有一些所谓的‘清流倔强派’呈现,并且因为此次朝鲜事件的胜利,‘主战派’权势大有昂首之势。
“杏荪呐,我晓得你对洋人在我大清横行早有不满,但是你要晓得,大清朝现在就是一间四周破洞的老屋,我们竭尽所能,也只是在修修补补,这根底却要渐渐养着才行。而这西洋诸国,就像一个蛮不讲理的野汉,战事一开,如果被他们闯进屋来,恐怕这好不轻易补好的屋子,一下子就有要塌了。咸丰爷北狩的事儿,荇荪莫非健忘了?”
盛宣怀道:“部属想,法国人行事乖张,贪得无厌,或许不解除得陇望蜀的能够,但即便如此,他吞下越南,想必也不会是一时半会儿就能消化的,并且,大人莫非忘了,在越南,我们另有一招暗棋。”
晓得李鸿章必定会问,盛宣怀、郑观应和薛福辰等人都看向周馥。作为李鸿章幕府的第一干将,也是李鸿章亲信中的亲信,北洋名臣,这时候当然是第一个发言。
载恬见左宗棠跪下,赶紧表示寺人上前扶起,口中道:“左卿家不要焦急,听朕把话说完。”
“哦,是么?杏荪也这么以为么?”
看翁、左、奕三人如同斗架的公鸡,载恬心中悄悄有些好笑。不过本日的确要给他们一个答复了,不然每天都胶葛这事儿,别的活儿都干不了了。
盛宣怀立即点头应诺。
“为甚么这么说?”
“大人之前发给皇上的电报,可有复书?”
的确,主战派之以是参劾李鸿章,仅仅是为了此条约丧权辱国,这纯粹是基于义愤,真要说到和法国人开战,又有几人能够包管就能打赢?并且,就算越南一战能打赢又如何?法国人若倾国来攻,大清如何抵挡?更何况英、法两国狼狈为奸,北面又有俄国虎视眈眈,东洋人新败,谁又能包管他们不会趁火打劫?若真如许,那大清岂不是要蒙受没顶之灾?
对中法和谈不满的不止翁同龢一人,左宗棠也是愤声抗议,只是分歧于翁同龢,左宗棠是因为条约而抗议,翁同龢倒是因为条约是李鸿章签的而抗议。但此时两人是同一战线,都不但愿条约能顺利签订,此时翁同龢弹劾李鸿章,左宗棠在一旁天然拥戴。
这两人在军机遇议上提此事也不是第一次了,不但是他俩,就是奕,也因为此事而弹劾李鸿章。不过奕为的,倒是能紧紧掌控住总理衙门的外事权力罢了。现在大清首要重务无不牵涉洋务,而洋务又归口总理衙门办理,但近年来李鸿章的北洋体系办理洋务越来越多,以是奕心中非常不爽,想要趁机落井下石,搞他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