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兄妹[第1页/共3页]
这条嵩阳观北,峻极峰山脚下旁支小径的深处,竹林掩映间有三间草屋。说是草屋,实在主体都用竹子搭成,顶上的茅草明显才刚换过,现在屋顶边沿另有雨水间或一滴滴垂落下来。草屋外头是一圈矮矮的篱笆,竹排做成的门微微虚掩着,那少女信手一排闼进了小小的院子,随即蹬蹬蹬快步到了草屋门口,竖起耳朵听了听动静,这才推开屋门蹑手蹑脚地进了屋子。
他不再是阿谁母亲早逝,被身为金石大师的父亲逼着从小拓碑临文抄文籍,一度向父亲的老友学过行针用灸,厥后少年背叛离家出走去学被父亲斥之为小道的音乐,萍踪一度踏遍大半个地球,可最后只来得及在父亲临终前赶去见了最后一面的阿谁不孝子了。现现在是开元四年,天子之位上坐着的,恰是一手缔造了乱世,又一手将其送向闭幕的唐明皇李隆基。而他则是大唐京兆杜陵杜十九郎,父母双亡家道中落,在那些不计其数的本家亲戚以外,便只要远亲的mm杜十三娘相依为命。
梦醒便是千多年前,此前那些日子,每日里昏昏沉沉有各式百般的片段走马灯似的在面前重现,他大多数时候都是脑袋眩晕,没法转动。这段手不能动口不能说的日子,足以让他刻骨铭心,而在这类折磨以外,每天他入目标景象听到的言语都陌生得让人匪夷所思。倘若不是他意志力强,只怕就要疯了!
而樊川杜曲虽是杜氏族人聚居之地,但相互之间亲冷淡近不一,各家分支族谱之间的干系常常能追溯到五服以外。除却洹水杜氏,京兆杜氏、襄阳杜氏、濮阳杜氏,每一支都有人在那儿安家,很多都以京兆杜陵为郡望。最后很多人家都美意帮过自家的忙,可再帮也抵不上如此求医坐吃山空,一母同胞的远亲mm杜十三娘不得不破釜沉舟。
从动第一根手指到现在终究能够两手握拳,如果他没有记错日夜窜改,应当整整有六十四天!
“阿兄!”
拿出仅剩的家底二十贯钱,杜十三娘不顾本身也才刚十一岁,硬是求一名长辈借了车马驭者从京兆府千里迢迢赶到了嵩山,幸亏路上未曾遇险。可嵩阳观好进,那位号称颇通医术的孙太冲孙道长却不是好见的,杜十三娘几近隔日就要去一次,可回回内里道人都点头说孙道长云游在外不在观中。
嵩山地处中原,东西横卧,北瞰黄河洛水,南临颍水、箕山,东为太室山,西为少室山,七十二峰尽皆娟秀,自周朝平王东迁后便称中岳。到了唐时,武后代唐称帝,更是封嵩山为神岳,一时山中梵刹宫观林立,不负畿内名山之称。
谁能想到,从小就在樊川小驰名誉,一度常常出入长安城中各家王谢贵第的神童杜十九郎,去岁因家中一场大火,吃惊过分大病一场,不但再也做不出一首诗来,并且人也变得浑浑噩噩,四周求医不见转机,乃至最后连话也说不得,手脚都动不得,竟是个活死人。恰好其父母早故,远亲的叔父杜孚在外任仙州西平县尉,已经好些年没有返来。
石板路上,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女背着背篓谨慎翼翼走在其间。只见她布衣荆钗身材窈窕,但不施粉黛的面上乍一看去倒是乌黑发亮,在时下尚白的民风中,却得算得上是异类了。当终究看到右手边那条熟谙巷子的时候,她这才抬起手来擦了擦额角的汗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