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端阳看戏(二)[第1页/共2页]
这话明显是明知故问。
听到畴火线传来的声音,德珍才随世人直起家,却也不敢看火线一眼,只目不斜视的盯着脚尖。
荣妃见惠妃神采悦然,方转头对玉玲亲热一笑,道:“玉承诺,你起来吧。”闻言,玉玲这才敢站起家。
佟妃也不再多言,率众迎驾。
德珍胸腔蓦地一震,忍不住在人群中偷偷抬眼。
说话之间,玄烨与佟妃已一人一边搀着太皇太后在凤座上坐下;随后而来的兰妃,也随之搀着皇太后在另一边的凤座上坐下。
见宫中身份最高贵的五人入坐,众妃嫔这才一一归位而坐。
佟妃仿佛没听出话中的讽刺,一边随便地摇着宫扇,一边对玉玲和颜悦色,道:“玉承诺,这位是大阿哥的额娘惠妃,你起来给她见个礼吧。”说完,复又看向惠妃笑容可掬道:“惠mm,这就是皇上新纳的玉承诺。”
万嬷嬷更加低头,以作回应。
玉玲已涨红了脸,看了眼说话的女子,就低低地垂着头,手死搅着宫扇坠子。
目睹看戏台入口有两个熟谙的身影显出,佟妃率先俯身拜下,余下世人再随之而拜,齐声呼道:“恭迎皇上,太皇太后,皇太后,兰妃娘娘!”
――――
她惊奇了一下,万嬷嬷已恭敬地扶着佟妃的手肘,低声说道:“娘娘细心脚下,这有一道矮槛。”
德珍也忙暗敛心神,筹办跟着佟妃身后迎驾,却见佟妃并未起家。
本来这面貌素净的女子,就是皇宗子的生母惠妃,难怪她隐有一股盛气凌人之势……如此一来,先前那名誉质出众的女子,应当是刚生下皇三子的荣妃吧……
在场合有人无一不知,宫女一概不准穿红衣。簇拥在佟妃身边的人,只要玉玲一人穿粉衣,并坐在一个绣墩上。如此较着的分歧处,又怎会辩白不出人来?而之统统会如许问,无疑是暗讽玉玲的宫女出身。
玄烨听而不该,反向坐在摆布两边的太皇太后、皇太后扣问过,方微扬下颌,表示开戏。
听到此起彼伏的唱喝声,众妃嫔都敛起笑容,吃紧忙忙从坐席上起家,清算仪容筹办迎驾。
德珍悄悄思忖着,玉玲就已依言起家,向惠妃屈膝福身,声音委宛动听,道:“惠妃娘娘万福。”
玄烨正搀着太皇太后走上看戏台,昂首略扫了一眼接驾的众妃嫔,便笑应道:“都起来吧。”
在德珍心境震惊混乱时,佟妃却就着太皇太后的把扶,顺势起家搀着太皇太后的右手,温婉一笑:“老祖宗顾恤臣妾,是老祖宗您仁慈、心疼小辈们。可臣妾对您的恭敬,倒是臣妾做小辈应尽的孝道。”太皇太后似让这番话说得服帖,眼角堆满了精密密的笑纹,慈爱不已地笑看着佟妃。
奉侍哀家午起……那说话的人,不就是太皇太后!?
佟妃侧首,点头一笑:“有劳嬷嬷提示。”
惠妃像没闻声般,也没让玉玲起家,就摇着扇子朝荣妃凑畴昔,吟吟含笑道:“荣妃姐姐,皇上五日前曾对mm说,他新纳的玉承诺和mm声音类似,就像黄莺一样清清脆脆的,姐姐听着可觉类似?”
一贯求保举票和保藏,^_^!
如若良玉是月宫中不食人间炊火的仙子,那么这名女子就是国色天香的牡丹花!
牡丹花乃是花中之王,艳压群芳。而在这倘大的后*宫里,独一担得起“牡丹”之称的,只要曾得当明天子亲口喻以牡丹,且面貌艳绝六宫的宜朱紫,郭络罗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