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一、别夫君徐皇后病殁 怜父皇赵王妃劝膳[第2页/共4页]
徐令仪被临时葬在了南京,随后朱棣降旨,将北京昌高山区的一块吉壤圈为陵区,封其山为天寿山。朝臣看出了朱棣迁都的心机。对于朱棣的这道旨意,朝臣纷繁上疏反对。朱棣大怒之下,谪贬了一批官员,这才将北京圈陵的风波停歇。
这日,朱棣思念令仪,不知不觉走到了坤宁宫。陶菊等婢女寺人们都赶快见礼,朱棣说道:“朕此生不会再立后,这坤宁宫就给徐皇后留着,你们还像平常一样在这坤宁宫服侍着,坤宁宫的安排就如皇后在时普通,不准有窜改。陶菊,坤宁宫中的菊花你要照看好,待到春季,这满园的菊花便开了。皇后自小倾慕陶渊明,总想着能与朕采菊东篱,每年菊花开的时节,朕都会来坤宁宫陪皇后采菊,畴前是,今后还是。”陶菊哽咽着应道:“是,陛下。”朱棣回身看着坤宁宫的菊园,此时不是菊花盛开的季候,菊园中一片碧绿,一阵轻风吹来,那满园绿色的枝叶随风扭捏着,朱棣顿觉一阵苦楚,悲声说道:“‘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令仪,你可记得?当年你在燕王府吟这首诗的时候,朕说今后会送你满园的菊花。现在朕富有四海,可你宫中就空剩下这满园菊花了。不过你放心,朕毫不会将你单独留在南京。等北京皇陵建好,你便先住出来。待朕把这大明江山管理好,给子孙们留下承平乱世,朕便来伴随你,到时候,我们伉俪永久不分开。”
世人见徐皇后病故,皆跪地大哭。张清瑶与王玉竹见朱棣大哭,都上前相劝,“陛下节哀,龙体要紧。”朱棣痛彻心扉,哭声不止。杨士奇见状,赶快走上前去,“陛下如此抽泣,伤及龙体可如何了得,再说皇后的丧葬事件还待陛下做主呢。”朱棣哭着说道:“徐皇后母范天下、慈徳昭彰,贞静淑仪,德泽后宫,谥曰仁孝皇后。着太常寺办理皇后丧葬事件,徐皇后丧葬,礼视孝慈高皇后,皇子皇孙们为皇后服齐衰之孝。”说完朱棣一阵猛咳,玉竹赶快递上罗帕,朱棣接过罗帕,捂着嘴又咳了一阵,待拿下罗帕之时,那罗帕上竟然有了血丝,世人大惊,杨士奇赶快说道:“二位贵妃娘娘,快,快着人扶陛下回乾清宫,戴太医同往。”张清瑶点点头,疾步来到朱棣面前,王玉竹也赶快伸脱手来,二人欲扶朱棣,朱棣却摆摆手在泪眼中瞥见了跪在地上抽泣的柳如愿,朱棣起家走到柳如愿身前,如愿跪在地上正哭泣,昂首瞥见了朱棣已站在身前,朱棣抽泣着伸脱手来,杨士奇见状赶快说道:“请赵王妃扶陛下回乾清宫安息。”如愿赶快起家,扶着朱棣走了。
令仪还未安葬,朱棣便仓猝召来了杨荣,杨荣跪倒在地,朱棣说道:“勉仁,你带着阴阳生到北京去,寻一处吉壤,朕要建陵。”“陛下是想在北京安葬皇后?”朱棣用果断的目光看着杨荣,“对,朕是定要将都城迁到北京的,朕不能将皇后孤傲的葬在南京,百年以后,朕要与皇后合葬。”杨荣问道:“只是建陵要好些年。治丧期过,皇后安葬那边?”朱棣说道:“先将皇后葬在南京,待北京皇陵建成后,再将皇后迁葬。”听朱棣如此叮咛,杨荣赶快说道:“臣领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