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九、尽真心贤妃侍夫君 临寿终袁忠吐真情[第1页/共3页]
朱棣行至喈凤宫,见喈凤宫的灯亮着,便知袁忠还没睡去,朱棣走上前去,刚要推开门,便闻声袁忠在殿中一阵猛咳后,缓缓说道:“娘娘,雅若,现在五十年畴昔了,你走了也有四十一年了,我从青丝熬成了白发,我现在已是九十高龄了。还记得那年太祖天子还是吴国公。有一天吴国公对我说,他爱上了一个蒙古族女人,名叫雅若,吴国公让我去那女人家提亲,我便受命带着聘礼而去。当我那日见到你时,才晓得世上另有如此仙颜的女孩子,从那一天起我便倾慕了你平生。”
就在郑和返航不久的一日夜里,朱棣正躺在龙床上与杨士奇、杨荣议事,马煜仓促走进乾清宫寝殿,说道:“陛下,袁公公病得短长。”朱棣跃身而起,仓猝问道:“不是戴太医一向给袁公公调度着?”马煜叹了口气,说道:“袁公公好长光阴都不肯服药了。”朱棣暴露不解的神采,“为甚么呀?”马煜答道:“袁公公克日老是说,陛下将江山管理得如此好,又有贤妃在侧相伴,见到陛下过得顺利,他便可放心去了。”朱棣听了此话,赶快冲出了乾清宫,快步向喈凤宫而去。
夜里,还在奉天殿批阅奏疏的朱棣俄然放动手中的笔,说道:“马煜,朕乏了,想去长安宫安息。这几日梦初总说盛暑难耐,不肯出宫走,朕便未宣她来奉天殿。本日进过午膳以后,她便又回长安宫了。刚分开半日,朕便想她了,去长安宫。”马煜走上前来,“陛下,贤妃娘娘没在长安宫,贤妃娘娘在乾清宫呢。娘娘跟老奴说,等陛下乏了,奉告陛下,娘娘在乾清宫等陛下。”朱棣笑笑,“好,那我们回乾清宫。”
朱棣听到此处,心中为之一震,赶快持续当真听着,只听袁忠持续说道:“厥后吴国公当了天子,而身为蒙古女子的你,必须被赐死才气换来朝臣对劲、江山稳定。太祖天子对我有拯救之恩,我带去了册封你的圣旨、你的凤冠与霞帔,另有那要了你性命的鸩毒。当时我肝肠寸断,恨不得随你一同去,可我不能,因为你另有两个孩子需求我庇护,他们虽为太祖的儿子,可历代后宫、皇子之争多么惨烈?他们没有了母妃的庇护,我如何能放心得下?你求马皇后收留四殿下与五殿下,又哀告我若今后他兄弟二人有难定要相帮,你的心机我如何不知?你的苦心我如何不懂?你临走前的苦心安排不就是为了他兄弟二人过得幸运顺利?我如此爱你,怎能不苟活下来帮他兄弟二人?雅若,太祖天子也是爱你的,当年陈友谅大兵压境,太祖都不忘将你护在身边,厥后他冷淡你,只是你的族群与大明水火不容,他本想以冷淡为由保住你的性命,可毕竟未能遂愿,才忍痛将你赐死。太祖也是无法,你若泉下见到太祖,便谅解了他吧。”袁忠长叹了一口气,接着说道:“雅若,你便像你喜好的梅花普通,玉骨冰肌、超凡脱俗,这平生,你是主,我是仆,我对你再是倾慕,也只愿做一世的守梅护梅之人。即便梅树已然不在,我也要护好梅树的孩子。四殿下方才即位之时,杀了很多忠臣,我本想上前劝止,可转念一想,他不如此做,如何弹压反对一派?如何初创大明乱世?我虽日夜守在这喈凤宫,却无时无刻不重视着四殿下如何理政,如有不当之处,我便是死也要劝谏,因为他已然背上了谋逆篡位的骂名,只要让他做一个有道明君才气让后代淡忘他的夺位即位,只要他立下功业为万民造福,才气受万世钦慕。现在看来,是我多虑了。你的四儿是最超卓的天子,他励精图治、勤政爱民,他开内阁、修大典、安然南、设交址,他修运河、谋迁都、东北定都司、西域设卫所,他派郑和下西洋,让天下共享承平之福。现在他已是君临万邦,身边又有一名贤妃深得圣意。五殿下那边也是,他整日里琴棋书画,王妃夫人相伴在侧,世子郡主承欢膝下。现在,他兄弟二人过得都好,我便能够去泉下见你了。”袁忠说完便猛咳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