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都市娱乐 >盛世明王 > 九十四、永乐帝驾崩榆木川 杨勉仁秘奔报国丧

九十四、永乐帝驾崩榆木川 杨勉仁秘奔报国丧[第1页/共4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马煜来到杨荣、金幼孜帐中,疾步走上前去,低声说道:“陛下驾崩了。二位先生,现在之计,该当如何?”杨荣说道:“六师在外,京师无主,汉王虎视眈眈,此时切不成泄漏风声,陛下驾崩一事,秘不发丧。我三人奥妙将军中锡制锡器,找锡匠熔成一榇,将陛下尸身放于榇中,防尸身腐臭之气被人发觉,再将榇置于龙辇当中,雄师班师持续朝北京进发。赵王妃在龙辇中关照圣体,马公公每日迟早还是去龙辇中上膳。切勿引发别人之疑,我一会便骑快马报信皇太子,军中之事,有劳二位了。”金幼孜说道:“如此甚好,勉仁快快回北京去,切勿让汉王先得了动静。”杨荣拱手说道:“军中之事端赖二位了。”金幼孜、马煜也拱手说道:“勉仁放心。”

如愿见朱棣驾崩,心中万分伤痛,如愿多想为这个宠嬖本身的父皇大哭一场,可唯恐被英国公张辅闻声,便强忍住哭声伏在朱棣胸前,如愿的泪水早已打湿了朱棣的衣衫。马煜见朱棣驾崩,也难掩哀痛,泪水直落下来,却又恐此事被旁人晓得,便赶快劝如愿:“赵王妃节哀,现在不是悲伤的时候,王妃在此处守着陛下,老奴去找杨、金二位先生商讨。”如愿抽泣着点头,“公公放心。”马煜将裘被盖在朱棣身上,便飞奔到杨荣、金幼孜帐中。

如愿、马煜在朱棣身边奉养,不让其别人打仗朱棣,有人帐外求见,马煜便称朱棣有令,因需埋头养病,只要赵王妃在侧奉养,不见旁人,军国大事皆待病好以后再措置。张辅为了刺探朱棣身材状况经常来到帐外求见,马煜便佯装说道:“英国公可别难为老奴了,陛下说要埋头涵养,军国大事皆今后措置,任何人不见,您瞧杨次辅与金学士也好几日见不到陛下了。”张辅只好悻悻而归。

这日夜里,马煜传来张辅、杨荣、金幼孜。张辅、杨荣、金幼孜来到朱棣帐中,跪倒在朱棣塌前。朱棣缓缓说道:“太子经多年历练,政务已熟,待到朕还京以后,军国大事悉付之太子,朕便优游暮年,享安和之福。如果朕对峙不到北京,你等务必助太子即位。夏元吉他们也是为了朕好,还京后,放了夏元吉他们。”杨荣等人都齐声应着。马煜暗自思忖:“这英国公但是汉王的亲信,一会需求与杨次辅、金学士商讨才好。”

茫茫大漠当中,找不到阿鲁台的踪迹。这日夜里,朱棣在营帐中安息,俄然张辅来报:“陛下,臣等已到答兰纳木儿河,放眼望去只见荒尘野草,车辙马迹也多漫灭,看来,阿鲁台早便逃了。”朱棣点了点头,“晓得了,退下吧。”

倦怠的朱棣很快睡去了,梦中的朱棣迷含混糊瞥见了各处的尸骨,朱棣俄然从梦中惊醒。坐在一边守夜的如愿赶快走上前来,“父皇,你如何了?”“朕刚才梦见各处的尸骨,无数明军的英魂留在了这里。朕几次出征,浩繁将士都丧了命,他们会不会痛恨朕?上天会不会见怪朕?”如愿赶快劝道:“父皇别这么想,父皇出征乃是为了大明安宁,为了庇护大明万千子民的性命。不过,父皇可晓得,夏尚书他们劝止父皇北征也是为了江山社稷的。这些年来,我们修通运河、迁都北京,几次北征,赋税沉重,徭役不息。加上天灾连连,山东等地已然贫苦,以是山东蒲台县才有唐赛儿之流以‘佛母’自居,对抗朝廷啊。”朱棣咳了几声,脸上现出一丝不安,“莫非父皇错了?”如愿赶快拍着朱棣的背,“父皇当然没错,修通运河、迁都北京,亲征朔漠,编修大典,哪一样不是功在千秋的大事?父皇心系百姓,要实现斯民小康的永乐乱世,是千古可贵的好君王。现在这些功在万世的大事父皇都做了,就让百姓疗摄生息,父皇享安和之福,岂不更好?”朱棣脸上暴露了一丝哀伤,“享安和之福,朕闻声这句话,总会想起贤妃。朕一向让他等着这一天,现在这一天终究到了,可她已走了十四年了。对,享安和之福,朕这平生该做的都做了,对于做天子来讲,朕已没有遗憾了,但是对于一个浅显人来讲,朕有太多的遗憾。如愿啊,父皇好乏累,传令下去,明日,我们便班师回朝。”如愿一边应着一边扶朱棣躺下,将裘被盖在朱棣的身上,看着已然睡去的朱棣,如愿心中突然升起一丝顾恤,不由得自语道:“父皇这平生当真不易,父皇在位二十二年了,励精图治,勤政为民,这二十二年熬坏了龙体,熬白了头发。”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