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都市娱乐 >盛世明王 > 二十四、七辅臣入职文渊阁 徐皇后驾临隐能寺

二十四、七辅臣入职文渊阁 徐皇后驾临隐能寺[第1页/共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杨荣,字勉仁,建安人,因提示朱棣谒皇陵而获得朱棣的喜爱,进其为翰林院侍讲,选入文渊阁。

杨寓,字士奇,江西泰和人,建文年间因修撰《明太祖实录》被选入翰林,任编辑官,朱棣赏识杨士奇才学,加上姚广孝的力荐,被任为翰林院编修,选入文渊阁。

因而徐令仪来到隐能寺特地拜访姚广孝。姚广孝见徐皇后前来,忙见礼问安,“皇后娘娘屈尊来此,真是折煞微臣了。”徐令仪赶快说道:“先生不必拘礼,陛下能有天下,先生乃是第一功臣。”“皇后娘娘汲引微臣了,陛下雄才伟略,文武兼备,能荣登大宝乃是天命所归,臣只是跟随陛下罢了。”徐令仪笑笑,“本宫晓得先生乃天下第一聪明之人,居功而不自大,乃是保全本身。”“皇后娘娘不愧为‘女诸生’,虽为女子,却如活着诸葛。”“先生汲引本宫了。先生才为活着诸葛。本宫本日前来有一事相求。”“臣晓得皇后娘娘乃是为立储一事前来。”“先生真乃神机奇谋。”姚广孝走上前来,又向徐令仪施了一礼,“皇后娘娘,自古‘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喽啰烹’的事理从未变过。请娘娘饶臣一命,臣只在寺中吃斋念佛,为的便是保命。若臣参与到立储一事当中,今后必然死无葬身之地。当然立储一事乃国之大计,臣为皇后娘娘荐上一人,只要有此人在,不但大皇子能担当大统,且大明江山定能昌若汉唐。”徐令仪仓猝问道:“先生但是说大才子解缙?”姚广孝奥秘一笑,“解缙身负大才、名满天下,且是忠正为民之臣,自会在立储之事上有莫大之功。可臣所说之人并非解缙。”徐令仪万分猎奇,“那是何人?”姚广孝正色答道:“翰林院编修,杨士奇。”徐令仪沉默了一会,说道:“先生之言定然错不了。”姚广孝又暴露一丝浅笑,“只要有此人在,娘娘便可放心。陛下已置内阁,擢七位辅臣与陛下参与机务。娘娘现在要做的,便是助杨士奇当上内阁首辅。”徐令仪点点头,“本宫谢过先生了。”

徐令仪谢别了姚广孝,径直回了坤宁宫,借召高炽、若兰、瞻基共同进膳为由将姚广孝的话奉告了高炽佳耦。紧接着,在徐令仪、姚广孝的帮忙下,杨士奇成为了内阁首辅,杨荣成为了内阁次辅。

因杨士奇、杨荣、杨溥这三人都姓杨,皆负大才,又同为朱棣重臣,故称“三杨”,按照籍贯,杨士奇被称作“西杨”;杨荣被称作“东杨”;杨溥被称作“南杨”。

朱棣在任命七位辅臣入阁以后,特在右顺门召见了杨士奇、杨荣、解缙、黄淮、胡广、金幼孜、胡俨这七人,七位辅臣受宠若惊,只听朱棣说道:“你们七人最为勤慎,朝夕侍朕摆布,你们定要经心极力,朕望你们待朕之心悠长,朕愿与君等共勉。”七人听后纷繁跪倒在地,齐声说道:“陛下不以臣等浅薄,如此信赖臣等,臣等必经心极力以报皇恩。”

这日夜里,令仪伏在床边读书,陶菊走上前来,“皇后娘娘,陛下睡下了。”令仪放动手中的书,“还是听着辅臣的奏事入眠的?”“恰是,陛下每日四鼓便起,凌晨便去奉天门常朝,直至午膳才散朝。进过午膳,陛下便召来近臣们商讨国事。用过晚膳,陛下还要批阅奏疏,直至深夜,陛下困乏至极,便躺在乾清宫的龙床上,值宿的辅臣便坐在龙床边与陛下议事。陛下常常与辅臣说着说着,便困得睡着了。听马煜说,陛下梦中都是国事,常常夜里惊醒。陛下日日如此,除非,哪日陛下临幸妃嫔,夜里还能早些安睡。但是陛下即位以来,很少临幸妃嫔的。张贵妃自荣国公战死疆场,便日日吃斋念佛,陛下即位后,张贵妃更是在未央宫中日日礼佛,甚少出门。这后宫当中,也就王贵妃一枝独秀。”令仪点点头,“清瑶mm思怀生父,日日礼佛,甚少出门。放眼望去这后宫当中,最得圣意的便是玉竹了。陛下不易,既然玉竹mm能让陛下畅怀,多去她长乐宫老是好的。”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