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李家有后[第1页/共2页]
“梧桐这事,我不如何担忧,山哥儿如许的,哪能被他算计了?谁算计谁还说不定呢。我这趟来,是要和漕司筹议筹议眼下的两件大事:一是山哥儿现在和将来要用的人,二是银子。”
又在李县令那份礼品上添上李漕司连夜打发人送来的另一份厚礼,向诸位师长表达了敬意,再去看了李文山的住处,统统安妥,秦先生出来,径直去拜见闪参议这个旧友。
“第二件事,山哥儿和他阿谁mm,叫李冬是吧,年纪不小了,这婚姻的事,夫人得操操心,特别是山哥儿,这媳妇必然得挑好,老三伉俪只怕连一两家象样点儿的人家都不熟谙,不能指着他们。”
“人我亲身挑,你不消管了。有两件事,得跟你筹议,一是山哥儿今后用银子的处所只怕很多,我想让秦先生临时从杭城你那几间铺子里支银子,今后……”
严夫人和丈夫前所未有的同心。
“我晓得夫人贤惠,天下少有,那也得跟夫人禀一声。”李漕司欠身拱手,开了个小打趣。
“东翁放心,山哥儿如许明理,东翁和李家待他的好,他哪会不晓得?
小厮上了茶,闪参议屏退世人,微微欠身笑道:“传闻明天是王爷亲身到横山县递的信儿?”
李漕司不断的点头,“银子是小事,夫人在杭城有两三间铺子,都是极好的买卖,明天一早我就打发人畴昔交代一声,要用多少银子,你只打发人找掌柜支取,柜上不敷,我再调银子畴昔,这是小事。人……先生的意义呢?”
“关副使明天寻了趟姚参议,交代说五郎憨直,见地有限,请姚参议能关照时就关照一二,不要让外人闲事打搅了他。”
“甚么我的你的?都是我们家的,老爷该如何安排就如何安排。”严夫人打断李漕司的话责怪道。
“几件小事,都是功德,你放心。山哥儿明天就要到万松书院读书了,是王爷亲身跑了趟横山县,传的这个信儿。先生过来,是跟我筹议山哥儿此后要用人手的事。”
………………
送走秦先生,李漕司再回到上房,全无睡意。
“常平仓这事,”朱参议慢条斯理的接过话,“诸府诸县,向来是驰名无实,帐上一百万担,库里能有六七十万担,就是上上之县了,可两浙路不一样,太后到两浙路前,户部就开端悄悄调赋税入两浙路,以备军需。”
到了杭城,先往万松书院拜见了古山长,递了李县令的信,传达了李漕司的请安。
秦先生笑着点头。
说了一会儿话,朱参议问了句,“闪兄,常平仓的事,你跟秦兄说过没有?”
十年后,这个家,就得看着山哥儿了,要说有所求,我只求山哥儿能对李家少些愤懑,多些靠近。”
严夫人已经让人备了些汤水等他返来,“没甚么事吧?”
再说,独木不成林,起码十年内,山哥儿都是要仰仗东翁和李家的,有这十年工夫,哪另有甚么不靠近?”秦先生笑道。
“老爷放心。就是一样,得空我得见见冬姐儿,脾气禀性,内心得有个数,这都恰当我们本身亲生闺女一样操心,甚么都得想到,老三那性子……”
“此人,还是得漕司操心。我感觉,梧桐这事告终时,钟氏,也就告结束。漕司用心挑些人……”秦先生顿了顿。
“这是他跟你说的?”李漕司的确不敢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