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子承父业当坊正[第2页/共2页]
“坐下说话吧。”
来人约莫三十来岁,脸上一道红色刀疤,左腿有点跛,一看就是个退伍的百战老卒。
李秘正要客气几句,曹不凡已经起家,稍稍抱拳,叉手为礼,径直分开了。
钱启庸却没有放过这个机遇,将李秘带到了二堂来,让人端上茗粥生果。
听得此言,李秘算是松了一口气,有了徐有功的帮忙,这案子可就更轻易了。
李忠耿将钥匙递给了儿子,李秘也不含混,风雅接过钥匙,却又听钱启庸说道:“二郎且稍坐,吃吃茶果,一会让你见小我。”
毕竟是放告日,钱启庸也不能久坐,号召了一声,又回公堂办案去了。
所谓神探狄仁杰,那都是别史传闻罢了,徐有功才是大唐汗青上赫赫驰名的真正神探!
蒲州司法参军之时的政绩,恰是他最大的宦海本钱,何如来到都城,他却不受重用,在这长安县衙里郁郁不得志,能有人记得本身曾经的风景,徐有功又如何能不欣喜?
钱启庸给法曹交代了两句,后者领命下去。
尹若兰到底是冷着脸分开了县衙。
徐宏敏?
李秘也是哭笑不得:“你把我卖给武三娘可想过丢脸?”
李秘晓得跟这便宜老爹说不来,三言两语把他打发了归去,便找到了法曹的签押房来。
李秘心头一震,猖獗搜刮影象,俄然想起一人来,不由寂然起敬。
“参军但是人称徐无杖的徐有功徐法司?”
曹不凡是个死脑筋,毕竟是上过疆场,见过无数存亡的人,脾气非常冷酷。
钱启庸微微一愕,不由感慨道:“年青有为啊……”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李秘将他的事迹娓娓道来,徐有功又岂能拒人千里。
“这是天然,有为父助力,吾儿必然能平步青云!”
又是酬酢了一阵,李秘便起家告别,毕竟追捕处一和尚才是当务之急。
钱启庸道:“不急,你刚当上坊正,有些事件需是要交代的,李忠耿,坊门钥匙能够交给公子了。”
“筹算如何做?”
送走了曹不凡,李忠耿便催促李秘回家,毕竟儿子现在算是出息了,“衣锦回籍”反正得好好吹嘘一番。
钱启庸呵呵摆手,俄然想到一事:“我传闻二郎昨日里才与武三娘成全功德,尹尚仪那边会不会有些费事?”
李忠耿眉头一皱:“你不会嫌弃为父吧?我让你很丢脸?”
“倒是个雷厉流行的,能用!”李秘最赏识如许的男人,不消拐弯抹角,反倒轻松。
“没想到啊,二郎竟得尚仪看重,今后前程无量,前程无量啊,哈哈哈!”
“本官徐宏敏,李坊正有何事?”
“传闻二郎是长安人士,打小上山修道,比来才回家,安知徐或人之事?”
“那里,毕竟是寄人篱下,今后还得县尊多关照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