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利诱威逼(中).[第2页/共3页]
……
和郭麟祥一样,陈兴公也站起家来,向赵俊臣再次躬身施礼。
“请坐请坐。”
这类辨别对待,究其底子,却还是因为晋商与徽商浙商们在运营战略和取利手腕方面,有着本质的分歧。
从大要上看,比拟较徽商、浙商们一贯以来的高调豪华,晋商们却一贯低调端方,常常听闻这个徽商收集官员,阿谁浙商与官相斗,但晋商个人却很少有如许的传闻,反倒是常有捐款捐物,帮手朝廷办事的行动。
而见到赵俊臣呈现后,一众晋商也表示恭敬,纷繁跪下施礼。
此中一名年纪较大的晋商更是笑着说道:“大人实在是客气了,如果老朽没有品错的话,大人的茶乃是狮峰龙井中的极品,据传每年不过只能产数十斤,其色绿、其香郁、其味醇、其形美,即醇厚回甜,又回甘耐久,如此好茶,也只要皇宫里才有了,我等一辈子也喝不到几次,又那里会感觉寒酸?如果这都算是寒酸,那么我等今后接待大人,就不知该用何物了。”
待世人落座后,赵俊臣端起桌子上的茶水,笑着说道:“本官初来此地,轻车简从,也没带甚么东西,唯有这西湖龙井,乃是陛下钦赐,我也最是爱喝,就随身带来了,用来接待各位,还请大师不要笑话本官寒酸。”
郭麟祥的话声方才落下,陈兴公也起家说道:“郭老板说的在理,我陈家商行也情愿捐募一千担粮食。”
到了清朝,这类状况更加较着,清朝统治者清楚就是把徽商、浙商们当作肉猪来养,甚么时候缺钱了,就朝他们动手,然后再培养下一批的浙商、徽商,而与此同时,晋商们却能不竭的获得朝廷颁布的各种行商特权。
“我王家也愿捐募八百担粮食。”
晋商的表示,让赵俊臣很对劲。
晋商固然也有私运的环境,比如那有着驼帮和船帮财产的何曾,就是北方驰名的私运贩子,但毕竟不是支流。
~~~~~~~~~~~~~~~~~~~~~~~~~~~~~~~~~~~~~~~~~~~
明清两朝,百年商号的晋商很多,但百年徽商、百年浙商却少有听闻,为何?
一众晋商自是连称不敢。
赵俊臣接着说道:“大师都晓得我的身份了,但我初来贵地,对各位却不熟谙,庆彦,还不为我引见一下?”
……
许庆彦点头应是后,先是指着坐在客座右首的老者说道:“这位是郭麟祥郭大老板,他是北方最大的票号通瑞票号的总掌柜。”
“陈兴公见过大人。”
但是,此次他们倒是想错了。
“何曾见过大人。”
“张家商行愿捐募七百担粮食。”
“见过钦差大人!”
此起彼伏间,赵俊臣暗数,短短半晌间,晋商们竟已是捐募了近万担粮食,固然这些粮食对于赈灾粮草的缺口而言只是车水杯薪,对晋商们而言也只是九牛一毛,但已经算是很给赵俊臣面子了。
许庆彦又指着客座右首的中年男人,说道:“这位是北方最大的盐商陈兴公陈老板,多年以来,西北各省的盐粮买卖,都是由陈老板卖力的。”
固然之前已经行过礼了,但待许庆彦引见之时,郭麟祥还是站起家来,对着赵俊臣再次鞠躬施礼,口中说道:“郭麟祥见过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