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只出一招[第2页/共2页]
“当然没题目,只要他是真的有才调的人。你明日将人带去驿站,我表哥但是都城驰名的才子,如果他说能够便能够。”楚遥指了指在另一边答复商贾们题目的文习凛,笑得像是小狐狸似的,倒是多了几分十几岁少女的活泼。
!!
“我有个题目,想就教诸位。”楚遥俄然站起家,施施然地躬身施礼,旋即问道,“诸位家中可有投考的墨客?”
“那如果能留名呢?”楚遥勾唇一笑,“如果朝廷能承诺,凡是出钱着力的就能留名,留名者的家中如果有才气出众的子嗣,便能以商贾出身插手科举,并且朝廷还会在江北城门口立一块碑,捐赠了银子、出过赈灾物质、出过人力帮手的,都能在碑上留下名字。”
“文蜜斯所说,立名立万的好机遇,是甚么意义?”人群中立即有人提出题目。
和宦海世人比拟,贩子更厚利,也更锋利,他们会顾忌皇室的身份,但不会因为他们皇室的身份而让步姑息,虽有民不与官斗的说法,但是当商贾们拧成一股不成小觑的力量时,如许的说法就再不如畴前那样有效了。
被楚遥这般劈面戳穿,众位商贾都有几分难堪,有些面上愤然。
楚遥偏头看向她三哥,楚御烽立即站起家走到楚遥身边力挺:“她说的便是朝廷的态度,如果大师出钱着力,朝廷从不是卸磨杀驴的。”
“傻丫头。”宠溺地敲了敲她的额头,南谨轩但笑不语。
说来这位文大人,他们江北人也都是晓得的,文家大少本来便是在边疆虎帐,固然离江北有些间隔,江北人夙来崇拜豪杰,因此对这位身负传奇色采的世家公子非常推许。
而景央月,便是怔怔地望着楚遥说不出来。这个看似不过十五六岁的少女,竟然让她第一次有了挫败感,让她心底浮起了自大。她是江北侯府的大蜜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大家都说她是江北第一才女,她也一向以此沾沾自喜,但是到了本日她才明白本身不过是井底之蛙罢了。
大略是有人带头,商贾们纷繁热烈了起来,楚御烽身后的两名小厮立即上前摊开笔墨宣纸,开端记录起来。
楚御烽微微拧着眉,心下倒是暗赞一声,这个别例确切不错,既能变更江北商贾们的主动性,以商贾出身插手科举的事恐怕需求同父皇筹议一二,但是也不是不能通过的题目,再者父皇一向都在夸大“商优而仕”,只是在百姓心中商贾的职位始终未曾进步罢了,如果能借由此事让商贾的职位进步,倒也是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