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舍弟诸葛亮 > 第42章 淡泊以明志就是延迟满足,宁静以致远就是长期主义

第42章 淡泊以明志就是延迟满足,宁静以致远就是长期主义[第1页/共4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诸葛瑾只好用尽量粗浅的事理、另有别人的经验例子,来尽量复原这些事理,培养诸葛亮的同理心。

起首第一条夸大了饮食搭配,说此番让人送来了些吴地出产的茶叶,是颠末简朴焙制的,教诲他们新的喝法,今后不消加葱姜蒜盐,就直接煮着喝,能够清肝明目解毒。

“难怪镇东将军身处如此绝境,也能在大哥的运营之下反败为胜。大哥的策画当然是一绝,但镇东将军的韧性、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也是不成或缺。”

但这辈子的诸葛亮,又必定没法亲身吃太多苦、受太多挫,

因为“聪明绝顶之人,常常轻易怠惰。正因他学大多数东西太轻易获得进步,久而久之,碰到真困难,学了好久没看到进步,就会不耐烦。

要不是我一早清算你书案看到了,大哥让人捎来的东西,还不知要在绸缎箱里躺多久呢,怕是放坏了都不晓得!”

诸葛亮暗下决计,要在学习态度方面,接收大哥的人生经历。也要在品性涵养方面,学习刘将军的韧性和刚毅。

大哥在排序时公然用心良苦,没有排错。

诸葛瑾开篇还略微有点文绉绉,但随后就尽量用家常大口语,解释此中启事:

后续仿佛还附上了一些捕鱼的鱼具图纸、教他们饮食荤腥要多以大鱼为主,但应当充分煮熟不成生食,便于摄生补脑。

读到这里时,他已经有些热泪盈眶,

诸葛亮一脸懵逼地简朴洗漱穿戴,坐到食案边,有口偶然地端起粥碗吸了一口,这才重视到味道不对。

“值此乱世,非学无以成才,无才何故护家报国救天下……然治学之心,犹不胜利利。

‘备飘零半生,受尽妻妾离散、身遭追杀之苦,却也总结出一个事理:每当我遭受兵祸之时,都不是因为我比来做得不好,而是我好久之前的懒惰,便种下了远因。

而诸葛瑾穿越前就从小要背诵《诫子书》,也研讨过祖宗治学心路过程的窜改。从中不难发明,汗青上暮年的诸葛亮吃过苦以后,实在也垂垂有了专注淡泊、不求博识、不求快速收成的品格。

一贯勤恳的诸葛亮,竟然睡到日上三竿才醒。

明显,诸葛瑾是晓得汗青上的诸葛亮,最后是肝帝到肝脏衰竭而亡,以是现在催促十六岁的少年诸葛亮就开端重视养护。

这个一开端被本身跳看的内容,才是大哥这十几卷家书里,最贵重的!

而是揠苗滋长导致诸葛亮知识进步太快、心性和毅力却跟不上,品德品格根本不牢。

反而是这卷《劝学篇》,要好好誊抄一份,收藏在身边。

将来一旦发明本身因为进步速率放缓而心浮气躁,或者因为别的波折思疑人生,就要把这卷家书拿出来好好读、自我检验!

他静坐深思了好久,在卷尾写下了两句心得条记:“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淡泊以明志,安好乃至远。”

(注:上一章大师都感觉大姐二姐名字不好,已改,可归去确认一下)

然后放下笔,满怀畏敬地归去睡觉了。

诸葛亮喜好观其大略,不求甚解,这当然对学习速率是个极大的帮忙,但对于研讨精进,实在是一重停滞。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