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帝国时代》科技:流刺网[第1页/共3页]
邗沟的两个河口北高南低,退潮时南口变得更浅,北边的淮河水会因为落差,往南突入邗沟、入射阳泽,再流入长江。要不是中间有射阳泽这个大湖能够调蓄水位,怕是南段的邗沟水都能被长江抽干。
诸葛瑾便让人拿过几张中间烧毁的“汗青版本”,解释道理。
刘备并步小跑相迎:“子瑜!数日不见,在家做得好大事!竟还对公佑秘而不宣!”
诸葛瑾:“将军方才看到的,是我两天前改进的,当然勉强能入眼,如果四日、六日前那几版,便完整杯水车薪了。”
但现在我们为了捕鱼,刚好能够操纵邗沟的河口下网。邗沟的深度比长江和其他天然河道都浅很多,水流量却不小,能够在流刺网底部挂上大石沉底,确保不会被冲走。如此只要有大鱼游过火至是冲过河口,都能一网打尽!
刘备听了这数字,先是一惊,而后更惊:“日得千斤还不胜利?一共下了多少竹罾?”
汉朝时运河没有闸门,野生运河和天然河道之间的水位落差是个大题目,以是江船和运河船底子没法通用。
孙乾奉告他百姓因为对未知的惊骇,不呼应官府种冬芥的号令,刘备还是对峙要亲身抽时候下乡确认一下。
只不过,本日是大潮之日,水势实在过于澎湃,我刚才不敢下网,想等潮流峰值畴昔再下网,专注捕捞退潮时那一波鱼。将军如有兴趣,可随我一通观潮,趁便看看退潮后下网的渔获,究竟能有多少。”
也正因捕捞技术太原始,以是生态环境庇护得非常好,长江淮河里的渔业资本,的确比后代十年禁渔期后还要多。人类这点微不敷道的捕捞量,对这个期间的生态完整没有压力。
前日糜公将俺划拨给了先生,帮先生把握船队,先生看我勤恳,留在身边做事,这几日又命我们伐竹制罾。”
折算下来,在中原大地上,一绳多钩的延绳钓,要到隋唐才有,安排直接沉河扎洄游鱼的流刺网,要南宋才有。
运河船从淮阴开到广陵,就要重新卸货装上江船,江船北上也是一样的事理。也恰是古运河的这一特性,形成了后代扬州城千年的繁华。
哪怕现在已为官多年,他还是非常清楚,亲眼亲耳体味官方痛苦的首要性。
后代语文讲义上,常常把“罾”直接翻译成“鱼网”,但这实在是有点出入的,当代用柔嫩纤维制造的,才叫“网”,而罾常常是硬质的,算是“竹框大抄网”,以及竹制的“鱼护”。
“此物名为‘流刺网’,操纵江海洄游鱼的特性,直接在河床底部放网,横截潮汐。涨潮时海鱼洄游入江,退潮时回海,都会撞到网上。网上另有竹子分叉、劈裂构成的倒刺,可将大鱼扎住。”
岸边足有好几百人被诸葛瑾摇着葵扇指导调拨,忙来忙去。
最后第一天统共只抓了几百斤,颠末五天连续改进,已增加了十余倍。
“先生说本日大潮,怕渔罾被冲毁,以是带着人去了上游一些的处所,说要等潮头过了才下。
刘备笑着吹嘘:“刚才那边几网,便日得千斤,这还嫌不敷好?能推行此物,我军粮荒总算能减缓大半!荆吴之民稻饭羹鱼,能靠渔获补足,起码能少吃一半粮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