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老友[第3页/共3页]
陈诚在他肩头顿了一拳,说道:“走!我带你见个好朋友。”拉着他头也不回,快步走入府中。
这一觉直睡到掌灯之时,在房中坐了半晌,听到有人前来叩门。本来管家排了晚宴,要给厉知秋拂尘洗尘,以谢诊治之劳,府中师爷幕僚也都作陪。厉知秋推迟不过,只得应允。席间谈起丛弘大的病情,厉知秋道:“丛大人并无大碍,只是连日劳累,内火攻心,想必忠君爱国之心过分热诚,乃至思虑过分,伤了身子。我已开了药方,五日以后,厉某再行查诊,必可病愈。”管家赔笑道:“高傲军过了庐州,这些天来,大人无一日不经心极力,援助北伐,终究累不成支。唉,庐州城里这些庸医,尽开些祛火温体的和药,又济得甚么用?幸亏厉大夫及时赶到,发挥妙手。晚间我才瞧过大人,双唇已规复赤色,又喝了一大碗米粥,确是好了很多。夫人也夸厉医内行段高超,有华佗之术呢。”师爷等也俱都赔笑,说了很多恭维厉知秋的好话。
过了半晌,管家笑嘻嘻的回到席前,身后却跟着一名大兵。管家向世人笑道:“真是天大的好动静,宿州城给我们夺下了!”世人先是一愕,随即也都跟着欣喜。
次日午前,已来到庐州城里,直奔太守府邸,递上林仕中的复书,被管家仓猝请入府中。庐州太守丛弘大卧床数日,早已面黄肌瘦,嗓痛喉肿,连说话也不能够。厉知秋查诊过后,晓得正值北伐,庐州地处冲要,丛弘大位高责重,克日来劳累过分,已不堪重负,患的是内损气虚之症。这类病痛最需大补,但本地大夫医术平淡,不敢乱下猛药,是以久久不能病愈。
厉知秋上前一把将他抱住,笑道:“黑锅盔,你又何时升了官啦?北伐副将,好不威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