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九、知己难得(上)[第1页/共3页]
白纱帐幔后的谢道韫也是半晌无语,缓缓问:“子重,阿遏前夕找你有何事?”
陈操之与谢玄回到前厅,郗超问祝英台病情如何?陈操之道:“无妨事,将养几日便可。”
谢玄走后,陈操之一时无语,想着前夕谢玄点破含混的那番话,此次再见谢道韫还是很有些难堪的。
郗超道:“看来祝英台十八日是不能与你一道去姑孰了,让谢幼度陪你去,我在建康另有些事,恰好催促祝英台早日成行。”忽问:“子重与祝英台友情如何?”
陈操之道:“但是燕国太傅慕容恪,深沉有策画,吴王慕容垂,智勇双全,亦未可图也。”
谢玄便道:“请郗兄、子重稍待,我先去探看,不知表兄能见客否?”
陈操之道:“闻名久矣,平高句丽、灭宇文氏、横扫漠北敕勒,可谓用兵如神,我觉得此人乃是桓郡公的劲敌。”
陈操之道:“雅敬其才。”内心想的是:“英台兄之才,终老林下可惜,我不助她谁助她,我不能因前日谢玄的一番话就必须去娶谢道韫,也不能因为我爱陆葳蕤,就得拒谢道韫于千里以外,因为,知己可贵,与英台兄相处是很奋发的,让人不敢懒惰——”
小厅中有白纱幔帐相隔,好似褚太后垂帘听政,谢玄陪着陈操之坐了一会,听陈操之与帐幔后的阿姊说些不咸不淡的话,悄悄点头,起家道:“子重,我到院子里漫步一会,你与我阿——兄慢谈。”
一边的谢玄唯唯。
郗超笑了起来,问:“子重亦知慕容垂?”
陈操之不便久坐,告别道:“英台兄,我告别了,请多保重,我们姑孰再见。”
陈操之并不知伸谢道韫写给他的信会被贾弼之看到,贾弼之又奉告了郗超,就是因为有那封手札,郗超才气把各种线索串起来,猜知祝英台就是谢道韫,以是当桓温收到署名祝英台的《复兴三策》时,大为惊奇,急命人赴荆州召郗超回姑孰,郗超刚到荆州,信使就赶到了,呈上桓大司马密信和《复兴三策》,郗超览信又惊又笑,心道:“陈操之,你可真行啊,竟让谢氏女郎不吝抛头露面、要跟随你到西府为官,谢安石的这个侄女也的确是奇女子,《复兴三策》简练透辟、观点精微,实难设想这是出于深闺女郎之手!”当即回书桓温,请征祝英台为掾,让祝英台与陈操之同入西府——
谢万瞠目道:“阿元女子为官,若事泄,岂不被人嘲笑?”
陈操之道:“我尊敬英台兄的挑选。”
陈操之松了一口气,心想:“本来郗佳宾说是的祝英台娶谢道韫之事啊,我还觉得郗佳宾意有所指呢。”
郗超浅笑道:“同窗而同僚,亦是快事。”因问陈操之与陆氏女郎之事,说道:“陆祖言对子重还是是极赏识的,但陆始此人刚愎自用、刚强难移,子首要得他允婚,难矣哉,我觉得子重娶陆氏女郎比娶谢氏女郎还难。”
陈操之一愣,郗佳宾这话是甚么意义!却又听郗超又说道:“江东大族自恃根深蒂固,比南渡朱门更高傲,相对而言,祝英台娶谢氏女郎要轻易一些。”
谢玄领着陈操之颠末听雨长廊来到阿姊谢道韫居住的三合院,谢玄本来是想让阿姊到他住的小院与陈操之相见的,但想想陈操之也晓得阿姊的身份,不必再讳饰。
谢玄道:“四叔父,侄儿细心考虑过这事,道韫阿姊退隐也并非不成行,有我在西府能够帮她粉饰,三年前陈操之与阿姊同窗数月也未发觉阿姊竟是女子,以是叔父不消太担忧阿姊会泄漏女子身份,以阿姊的才调,若能立下功劳,对我谢氏也不无裨益,就算万一不慎,露了实在身份,解聘回籍可也,谁敢嘲笑!而如果现在回绝桓郡公,不准阿姊退隐,阿姊的身份反而泄漏得更快,如许退隐不成反而是笑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