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四、烈士暮年[第3页/共3页]
七十4、义士暮年
桓熙道:“六月初即起行——令尊是否要回建康搬取家眷一道往陈郡?”
桓温听儿子言语猖獗,腰杆一挺,喝道:“你是这么和我说话的吗!”
素帷无风飞舞,似为桓熙怨气所激——
桓温腰板塌下来,他晓得儿子与陈操之有怨隙,这很让他难堪,陈操之即便有忠心,何如桓熙成见已深,定然不会要陈操之帮手,君臣反面,必致祸乱——
桓温道:“你倒是果断,陈操之负时誉之望,北伐功绩第一,更是谢氏、陆氏的佳婿,他并无错误,害之则失时望,吾不为也。”
跟随慕容垂叛逃的高弼暗里奉劝道:“大王凭祖宗堆集之资,负英杰高世之略,遭值困厄,栖居外邦,今虽国度颠覆,安知其不为兴运之始耶?愚谓国之旧人,大王宜恢江海之量,有以慰结其心,以立覆篑之基,成九仞之功,勿以夙怨而捐弃之。”
燕故太史黄泓善观天象,暗里也对慕容垂说:“燕必复兴,吴王勉之。”
桓温开口便道:“熙儿,慕容垂不能为豫州司马,为父保举孙元之子孙珍为豫州司马,孙元曾任故燕兖州刺史,在前年北伐时起兵呼应,忠义可嘉,孙珍亦知兵,且年富力强,能够重用。”
桓熙心道:“为何陈操之一来,郗超的信也就到了,定然是陈、郗二人在建康就运营好的,主谋者陈操之也,可爱啊。”说道:“爹爹,郗侍郎毋乃危言耸听,慕容垂若真有这般刁悍,何故在邺城被逼得无容身之地,要逃到我大晋出亡?”
桓熙一起往内院去,一起咬牙切齿,沿途那些仆婢见到世子之般面庞扭曲的模样,都是心惊肉跳,避之不及。
慕容垂、慕容令父子对视一眼,心下惕然,不敢接话,慕容垂岔开话题,问慕容钦忱近况和冀州风景?闲话一番后拱手而别。
桓温明白李静姝的心机,李静姝想让他立桓玄为世子,可桓玄只要三岁,毫无根底啊,废立世子自古就是致乱之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