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算计[第1页/共3页]
徐婉真道:“祖母,是否等我到都城再连续变卖财产?现在急着脱手怕是代价难以公道。”
徐老夫人冷哼一声:“我有两个儿子,你们都能说出这话,巴不得我儿早死不成?当年我老头子早死,也是你们逼出来的。逼死老的现在又想逼死小的?每年上交给族里的年礼,都喂狗吃了不成?”一句比一句更恨。
“玉露,将这茶各包一斤出来”见两人意动,又道:“把这套汝窑的釉上彩茶壶,和越窑青瓷这套都包好,待会走的时候交给三叔爷和五老太太。”玉露应了,退下不提。
徐家属里传闻要变卖财产救援徐昌宗父子,群情澎湃。眼下这偌大财产,等救出两人怕是不剩下甚么。之前有传言说斑斓记被官衙把守起来,现在看来传言不实。族里如果不抓紧机遇,比及变卖结束可没多少油水可捞。徐家大房家大业大,族里很多人眼红,眼看着就要式微下去,还不顺势分一杯羹?推举辈分最高的三叔爷作为代表,与夺目强干能说会道的五老太太一道,漏夜赶往徐家。
这文书是徐婉真与徐老太太商讨后制定的,在这个朝代,宗族干系偶然是比官府另有效。所谓清官难断家务事,家属内的财产争夺,官府凡是怕惹费事上身,不予过问。族长、族老对族内人弟有措置权,能借机用一万两买来今后的清净,也算值得。
至此,主动权已经完整把握在徐老夫人手里。闻言,表示碧螺拿出另一份左券给二人过目,五老太太并不熟谙,由三叔爷念给她听。左券上写:
给三叔爷上的是六安瓜片,用汝窑釉上彩茶盅盛了,茶香袅袅沁民气脾;五老太太则是用越窑青瓷杯盛的君山银针。茶水温度适合,香气满盈,均为常日里两人的心头好,好茶配好杯,这么豪侈的报酬两人但是头一次。
徐老夫人下定决计,行动极快。第二日便唤来徐昌兴、牛氏佳耦俩,将分炊文书交给他们。牛氏翻开一看,除了现在他们运营的绣坊外,还多分了一套城北的院子、白银一千两给三房。识相的不再多说甚么,请族老做了见证,又到衙门递了分炊文书,便择谷旦便连同刘姨娘搬到城北,而后再没有徐家三房。
徐老夫人一挥手,极有魄力道:“案子既然牵涉皇嗣,毫不能抱之幸运,走门路银钱怕少不怕多。财产算甚么,只要人在,就能挣返来财产。”
徐婉至心下佩服,道:“祖母放心,我必然能救回阿爹和阿哥。”徐老夫人又道:“在这之前,把三房分出去。”
五老太太闻言瑟缩,三叔爷道:“事情没到那一步,这么大的财产要变卖,族里是必定要过问的。如许,你拿个章程出来。”
三叔爷和五老太太没想到,徐老夫人也能说出这等贩子恶妻的话,氛围难堪。五老太太从速打圆场:“都是一家人,别说这些伤和蔼的话。”
徐婉真搁笔,洗净双手,恭敬行了福礼:“见过郑嬷嬷。”郑嬷嬷侧身受了半礼,不露声色地打量徐婉真。成为教养嬷嬷,意味着后半辈子吵嘴都在徐婉真身上。虽是自在身,但如果教诲的主家蜜斯不好,也会扳连教养嬷嬷的名声。到时年纪大了,不免老景苦楚。见徐婉真去处安闲,又考较了几个题目,心下对劲。玉露见主仆相得,便归去给徐老夫人复命。
1、徐昌宗一脉因运营困难,变卖名下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