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中山经(2)[第5页/共5页]
①冬:药草名,即门冬,分为麦门冬和天门冬两种。
【注释】
又西三百五十里,曰举之山。雒水出焉,而东北流注于玄扈之水,此中多马肠①之物。此二山者,洛间也。
中心第六列山系缟羝山山系的首坐山,叫作平逢山,从平逢山上向南能够瞥见伊水和洛水,向东能够瞥见谷城山,这座山不发展花草树木,没有水,到处是沙子石头。山中有一山神,形貌像人却长着两个脑袋,叫作骄虫,是统统螫虫的首级,也确切是各种蜜蜂堆积做巢的处所。祭奠这位山神:用一只公鸡做祭品,在祷告后放掉而不杀。
【译文】
又东十里,曰良余之山,其上多榖柞,无石。余水出于其阴,而北流注于河;乳水出于其阳,而东南流注于洛。
【原文】
【注释】
①苏:即紫苏,又叫山苏,一年生草本植物,茎呈方形,叶子紫红色。枝、叶、茎、果都可作药用。
【译文】
【译文】
又西二百里,曰箕尾之山,多榖,多涂石①,其上多琈之玉。
①礝石:次于玉一等的美石。礝,也写成“碝”、“瓀”。②貉:也叫狗獾,是一种野兽。形状像狐狸而身形较肥胖,尾巴较短,尾毛疏松,耳朵短而圆,两颊有长毛,体色棕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