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吾家阿斗成人矣[第2页/共2页]
“哦?不知阿斗送了何物前来,待吾看看!”
“主公贤明!”
“唉,阿斗运气多舛,当年于乱军当中若非子龙搏命相救……后又幼年丧母,小小年纪更是为质江东数年……”
“官方有言,三岁看老!阿斗现在虽只总角之年,然才干过人,且不乏刚毅之志,恰是世子的不二人选!”
在将这卷成筒状的特别‘绢帛’展开时,仰仗着多年的手感,刘备刹时便发觉到了这道手札材质的分歧。只是因为其远超浅显蔡侯纸的品格,一时候之间倒是让他有些迷惑不定起来。
“智囊觉得此事如何?”
看到正查抄并拆开仗漆封印的刘备那微怒的面庞,正落动手中棋子的诸葛亮倒是满脸自傲的开口笑道。
半晌以后,在诸葛亮略带迷惑的淡然神采中,刘备一脸冲动与高傲的将手中手札递了畴昔。
一边从信筒里往外倒手札,刘备现在也是不由有些惭愧的感慨道。
建安二十年玄月,因为抱着‘一年景市,三年景都’的希冀,方才被刘备改名为成都没多久的益州城州牧府后花圃内,好不轻易偷得浮生半日闲的刘备,正和智囊诸葛亮下棋乘凉呢,一名侍从倒是捧着一道由荆州发来的手札急仓促趋步而来。
看着诸葛亮那难堪的神采,心知肚明其顾虑安在的刘备从速出言欣喜。
“主公不必担忧,想来必是公子从江东返来之事,主公父子相见之日不远矣!”
不等酒保把话说完,先前还一脸谦善的刘备,这会儿倒是迫不及待的大步上前翻开了木箱盖。
就如同曹操说出‘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名言一样,这都只是在特别环境下说出来的欣喜民气之语罢了,并不能真正代表其本心。
正感慨刘禅运气多舛的刘备,话还没说完呢,跟着一卷轻飘飘的乌黑‘绢帛’从信筒中抖落手中,刘备顿时忍不住一声轻咦。
只不过,还没等他把谦善的话说完,跟着一阵脚步声传来,只见又是两名侍从抬着一个半大木箱趋步而来。
“吾家阿斗成人矣!”
以是,即便就算不考虑春秋和才气的题目,除了刘禅以外,刘备也没有别的挑选。毕竟包含他本身,也都是属于‘外来户’,总不能想着依托方才征服的益州‘地头蛇’来安定本身的权力职位不是?
只不过,在阳光的映照下,刘备倒是随即便被木箱中那乌黑的构皮纸晃花了眼。
……
“亮叨教主公,可有另立嗣子之心?”
接过侍从手中装手札的竹筒,刘备顿时不由得眉头一皱。
“咦?士元这手札……”
“主公,公子所提之事,亮……”
“既如此,亮觉得公子此议可行。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就如此次汉中之事,如果能够早知……也不至于白白让曹贼占了便宜。只是这‘天网’的统领之人,还需主公自行讯断,亮实没法替主公分忧。”
“恭喜主公,道贺主公!公子天纵之资,主公后继有人矣!”
没有直接答复刘备所问之事,诸葛亮倒是反而扣问起了刘备这立嗣之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