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三国:让你镇压反贼,没让你当反贼 > 第190章 颍川书院

第190章 颍川书院[第1页/共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荀攸道:“这位杨太守出身乡勇,又有如此才调,还能和吕布在虎牢关外大战上百个回合,文武全才,是个能人啊!”

荀谌说道:“当年黄巾之乱停歇后,皇甫将军他们在洛阳设庆功宴,我曾和六叔赴宴,见过杨明光一面,此子一人,以一首杀气腾腾的诗,获咎了几近全部洛阳的世家,可惜的是,那首诗没有谁能完整记录下来,在别传播的也只要开篇的一两句,他终究又有新作了。”

郭嘉附和志:“曹孟德此人,确切不错。”

宴席上的阿谁士人没有食言。

《短歌行》这首诗,渐渐地从郭嘉嘴里念出来。

荀攸拿着一份丝绢,仓猝地走到一个屋子里。

戏忠再一次问。

荀谌兄弟本来还不感觉有甚么,但是越听越感到不对,顿时把手中的书册丢到一边,连戏忠也如郭嘉那样坐直身子,当真地听着诗中内容。

这首诗很快,传到了颍川。

“乡勇?”

在颍川,有一个颍川书院,在汉末私学流行期间,这个书院是颍川的世家大族和名流开设,用来教书育人的场合。

“这个不一样。”

“出身,不代表才气,另有今后的成绩。”

“奉孝真的想去北海?”

郭嘉回过神来,反问道:“志才不感兴趣?”

郭嘉看了看丝绢,续道:“现在他为北海太守,写这一首求贤之诗,可谓意味深长。”

“你们能够想不到,这是一首,乡勇写的诗。”荀攸说道。

去一趟北海,说不定能成心想不到的收成。

荀攸说道:“恰是平幽州之乱,北邙山救驾,刺杀董卓,发檄文号令天下有志之士讨伐董卓的虎贲中郎将杨昭,现在仿佛是北海太守了。”

郭嘉问道:“公达,这是谁的诗?”

荀彧摇了点头道:“公达比我还要年长六岁,但没有我的安稳,常常说有好诗作、好文章,但带返来的也不过如此,今后连月旦评都上不去的东西,能够不消带返来了。”

戏忠道:“写这首诗的人,是为了求才,求贤若渴,巴望天下一统,细细回味,另有几分大志,这首诗是谁写的?有点意义。”

荀谌饶有兴趣道:“如果此人是个乡勇,我们岂不是连乡勇都不如?公达别再卖关子,谁的诗?上月旦评充足了,但我还未从月旦评看过这首诗。”

他停顿了一会,又道:“奉孝应当还记得,和杨太守一起署名,讨伐董卓的檄文上,另有曹操曹孟德吧?他比较合适我。”

“以是志才有了退隐之心?”

戏忠微微点头道:“奉孝言之有理。”

戏忠承认道:“有一点兴趣,我们总不能一向留在书院,甚么也不做,对吧?”

名扬天下的杨太守,竟然另有诗才。

荀谌昂首看了一眼,兴趣乏乏道:“又有甚么诗作?”

“慢走!”

到底是匡扶汉室的同一天下,还是有其贰心机在此中,就不得而知了。

“我也不晓得如何点评,念给你们听一听吧。”

杨昭写诗求贤,他们天然能猜到此中启事。

郭嘉笑道:“应当去北海,我以为,杨太守会带给天下人一个欣喜。”

郭嘉顿了顿,念叨:“对酒当歌,人生多少……”

他对杨昭的评价和希冀,都不低。

荀氏兄弟二人,别离摊开一册竹简,如痴如醉地看书。

“是他!”

他们士人的圈子,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只要有一首佳作呈现,很轻易传遍圈子,特别是在决计鼓吹的前提下。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