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下一步战略,夺徐州琅琊[第1页/共2页]
“各课程如何教,应由讲席做主,今后,每个课程的讲席可一起编着新的课本,届时书院便能够利用牢固的课本来传授知识,就便利了很多。”
陈炎把诸将都派出去安定各县,诸县没有兵力,多数会望风而降。不过,即便再顺利,估计也得花几个月时候。他筹算在冬春播种之前,都留在北海,措置北海事件。没体例,北海和东莱流民太多,收拢流民也是需求时候的。
“这是为何?”
“州牧这倒是好主张,凭康成公的名誉,别说是青州了,就算是全部天下的人,都会蜂蛹而至。”
“哼,名誉上的祭酒,他不必打理书院事件,只是挂了个名,先生可再向其求几副字,待书院建好后,吊挂于书院的课室里。”
邴原只是个纯粹的文人,没有那么多心机,他感觉陈炎此举对兴教养大有好处,赶紧起家向陈炎行了个大礼:“州牧兴教养,功在千秋,我深为佩服,愿倾力助州牧,创办书院和蒙学。”
“臧霸欺软怕硬,能攻打的只要萧建。更何况,开阳间隔莒县仅百来里,阵势平坦,雄师三天便可达到,就如一块肥肉放在嘴边,臧霸岂能不吃?”
邴原皱起眉来,细细思虑,第一条没题目,第二条也没题目,只是第三条……仿佛有点逼迫学子为陈炎效力一样。不过,他转念一想,欠钱总得还的,这些欠学费的,为陈炎做事也是应当的。
“对了,刚才州牧还说到要创办蒙学。”
“州牧当派能征善战之将,镇守北海营陵,坐看琅琊情势窜改,如我所料不差,用不了多久,臧霸能够会向萧建用兵,届时琅琊大乱,州牧便可趁虚而入。若得了琅琊,州牧便可窥视徐州,不过徐州情势庞大,州牧还得谨慎才行。”
陈炎感觉这前提已经很不错了,这即是毕业包分派,搞不好有些学子为了为他效力,用心欠学费。
“名誉祭酒?”
如此一来,邴原算是接下了这建书院的重担。原则上讲,他也算是退隐了,书院祭酒也是官职。不过,性子分歧,不会影响到他的名声。
当年黄巾反叛,琅琊治所开阳曾被攻破过,萧建当琅琊相后,只好将莒县作为治所。陶谦身后,臧霸就顺势占了开阳。
“别的,泰山贼臧霸手里起码有三四千兵力,驻扎于琅琊开阳县,臧霸本在泰山郡为匪,后投降了徐州牧陶谦,为陶谦所正视,刘备进入徐州后,陶谦病亡,臧霸不肯意受刘备掣肘,便率军占有开阳,盘据一方。”
他找来郭嘉和杜袭,筹议一下大事,向两人问计。
“青州西侧,乃是兖州泰山郡,那是曹操之地,泰山太守名为薛悌,乃一文人,不擅武事,且州牧与曹操皆无动兵器的迹象,州牧只需和之前一样便可,西面亦无忧。唯有南面,州牧需谨慎谨慎。”
“一山不容二虎,萧建乃琅琊相,琅琊治地点开阳城,开阳城却为臧霸所据,两人冲突重重。且臧霸曾为山贼,虽勇猛善战,盘据一方,但多数不会管理处所,唯有靠掳掠来养军,若要掳掠,四周的莒县便首当其冲,总不能南下掳掠吕布?借他个胆,他都不敢。”
“不过,现在我财力有限,这蒙学也不敢大办,先在东平陵办个十个摆布,待今后有了充足的赋税,再渐渐扩大蒙学的范围,让越来越多的孩子都能上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