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9章 权衡利弊[第1页/共2页]
赋税当然多多益善,别看中原饱经战乱,那些世家豪族的黑货另有很多,都眼巴巴地等候投机,机遇能够给,但可否建功,还要看各族后辈的气力,不然用这些来衡量功绩,岂不是成了卖官鬻爵的灵帝?
“当真?”刘琦眼睛一亮,看着顾雍:“此先生之意,还是江东世人之意?”
汉朝世家本就权力大,特别刘秀靠世家起家,东汉前期更是门阀士族节制朝廷,大到朝堂上的袁家、杨家这些历代高官,小到处所士族盘根错节,不管天子还是处所官,都被其摆布。
汉王刘琦长身立于港口,望着涛涛江水,衣袂飘飘,身边一人身高七尺,方面紫髯,与江水通俗的双眸精光闪动。
孙权也是当世豪杰,不然也没法在乱世安身,被后代很多人歌颂,现在揭开身份之谜,又没有江东世家的掣肘,如鸟出樊笼,龙归大海,能够纵情阐扬,必然成心想不到的创举。
本来刘琦筹算让船队从岭南解缆,直接超越海峡找到台湾岛,但孙权急于证明出身,找到那些孤负孙家的海盗报仇,决意要去琉球岛,只好就近从曲阿解缆。
顾雍言道:“大王神武,天下尽知,只是全军并发,需用赋税无数。今中原初定,淮南未复活机,不知粮草从何而出?”
刘琦在江东推行的第一项新政,就是拔除察举制,改成科举,当然和汗青上的科举有所辨别,是按术科测验,即便是推举上来的后辈,入仕前也要插手测验,合格者才气任命。
很久以后,孙权回身看向顾雍等人,慨然道:“吾出东海,自此再无吴军矣!”
刘琦行礼道:“大江东去,浪涛豪杰,将军此去,恐一去不回!”
船队顺水而下,船上卫温、诸葛直两员大将,统领三千水军,齐声高喊:“大汉威武!”
正筹办去看望曹仁,却见顾雍去而复返,问道:“今南边已定,曹氏苟延残喘,鲜卑残虐河北,公孙康觊觎幽州,大王北定中原,可有良策?”
守孝三年的吴侯孙权,终究走出甘露寺,江东君臣无不引颈张望,有等候也有忐忑。
顾雍道:“吾等江东之民,虽不能随大王讨叛平敌,亦愿为国度着力,甘心将产业奉于朝廷,愿早日除暴,安宁天下,扬我大汉之威。”
三年卧薪尝胆,孙权也已放心,放下畴昔重新核阅本身,豪杰不问出处,要凭本身的本领建功立业。
船队远去,未几时海平面上只剩下几只帆影,世人才收回目光,即便是顾雍这些晓得内幕的人,也想不到孙权竟如此干脆的分开江东,去了凶恶难测的大海深处。
这一点和当初的刘表非常类似,只是刘表年老,宗子得病,次子年幼,已经躺平自保,孙权毕竟是枭雄,不甘认命,只能痛下杀手,不然孙家的基业也就结束了。
卫温是孙权远亲,最善造船返航,孙权深知其本领,亲身遴选的第一名出海将领,诸葛直则是刘琦按照汗青记录保举,这两人恰是汗青上开荒南海的功臣。
像顾家如许的大族,一家就能组建一支万人军队,加上宗族后辈都在官府任职,根深蒂固,这也是孙权到前期不吝杀功臣,也要打压四大师族的启事。
心中猜忌的同时,也都暗自松了一口气,孙权临行交代,明显已将江东归属于刘琦,大汉即将再兴,他们岂不又是复兴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