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军师果真神人,请受备一拜[第2页/共2页]
汗青上,从东汉到六朝期间,是中国汗青的第二个酷寒期。
“知汉,对于疫病,千万不成轻视。”
当时张明让他派糜家的人,深切云南哀牢山一带,将本地莳植织贝,更善于制作白叠花布的土著高价带回,同时带返来的,另有织贝的种子。
非常的气候,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一场场疫情,也就是被张仲景称为伤寒的急性感染疾病。
这些他必定不能说,关头说了这些人也听不懂,反而真能够将他当作疯子。
贾诩的话,让世民气头一震,连刘备也拥戴道:
当然。
比较着名的,比如公元179年,夏天落下鸡蛋大小的冰雹;公元184年,北海、东莱、琅琊三地井中的水结冰,厚达一尺以上,次年初春又下冰雹,庄稼尽数被毁;公元190年,大夏天却刮冷风,冷得和夏季一样。
是以,乃至在伤寒的动静到来之前,张明就已经命人做出了棉被。
如果换作之前,他必定不会开口,但是现在,面对这个他亲身添砖加瓦,正不竭勃发的荆州,他必必要说!
三者兼备,才有篡夺天下的能够!
到了七月尾,也总算迎来了收成。
起首,张明晓得张仲景的药方,对伤寒有奇效。
刘备一愣,随即回想起来,他当然记得。
仲景公三个字一出,统统人都长舒了一口气,脸上也多了些忧色。
张明刚到府衙,刘备一个箭步冲了上来,拱手便拜。
“啊,当然记得,不过这个和智囊去长沙,有何干联?”
“智囊真神人,请受备一拜!”
“主公,可还记得,之前在当阳四周,我让主公将收取的良田,全数莳植织贝一事?”
所谓天时,天时,人和。
刘备和贾诩的话,如同两记重锤,让方才稍有和缓的氛围,刹时再度凝固。
但是熟知汗青的张明,如何能够一点筹办都不做呢?
在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开篇就有记录,说他们家属两百多人,从公元196年开端,不到十年,就死了2/3,而七成是因为伤寒病死的。
张明心中打动,不过不知才是冒险,而预知则是捡便宜了。
“也就是说,仲景公已有应对体例,以是大师能够不必担忧了。”
其一是新疆的高昌地区,其二便是云南哀牢山,也就是益州永昌郡哀牢。
“我痴长你很多,也亲历过凉州的一场疫病,那一次大疫后,一个数万人丁的大县,竟然十室九空!”
其次,对于伤寒,首要还是在于防备。
等等如此,不一而足。
此中东汉末年到三国期间,也就是公元179年到公元250年,不管是《后汉书》,还是《三国志》,都有一些明白的非常气候记录。
至于为何挑选当阳,当然是因为这里本就属于江汉平原,恰是后代莳植棉花的高产地区,说实话比哀牢还合适很多。
将刘表逼到江陵后,张明便让这些哀牢人带着军队在当阳周边良田,开端大范围莳植棉花。
“是啊智囊,备固然没有亲身经历过,但也有耳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