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逃亡者[第2页/共5页]
固然心中不太甘心,但情势比人强,看着关西步骑的兵戈,顾及家属长幼的崔琰不得不低下了高傲的头颅。
话被说到了这份上,崔琰看着更加靠近的阎行那炯炯的目光,只得沉吟了一会,开口说道:
说到底,两人固然口中多说些清雅逸闻,减少提及阎袁相争之事,但是关西兵马攻破邺城的究竟就摆在面前,再如何躲避,也毕竟躲避不开。
重新规复常态的阎行很快就将重视力从高兴的胡想转移到实际中来,他看了看身边的周良、法正,沉吟了一会,说道:
“听闻儁乂有攻取幽州之策?”
“用兵之事还需计议,但儁乂有请缨之志,孤心甚喜,观汝衣甲损旧,良将岂能无精美甲兵,来人,赐张中郎将铠甲、马具各一副。”
时下的他职位非常难堪,以往是袁绍正视的河北将领,可投奔西凉军以后,却迟迟没能立下充足刺眼的功劳,之前独一一次袭破邺城的机遇也因为守城的审配提早埋伏而功败垂成,乃至还搭出来了同袍高览的性命。前面跟着西凉军在河北大地上一起高歌大进,寸功未进的张郃垂垂有泯然于军中的迹象。
“此事非公莫属,公勿要推让!”
“崔季珪请返来了么?”
只是阎行却迟迟没有表白本身的态度,他好言安抚了请缨的张郃以后,看了看对方的衣甲,俄然呵然一笑,窜改话锋说道:
总之,河北士民在关西的兵威和强压之下不无牢骚。
在戏志才归天后,荀攸已经成了阎行身边智囊团的第一人,内心如有赶上悬而不决之事情,阎行都会挑选先听听荀攸的定见。
···
当然,这是在算上还节制在袁谭手中的半个冀州的前提下。
只是如果细心察看,却也能够看出一丝端倪。
阎行看了杨阜一样,当即收敛神情,也没有出言见怪。
一刹时,阎行的决定已定。
“将军明见,为政之要,得报酬先。袁氏兄弟虽行动不轨,然麾下亦不乏能人志士,况以冀州辖地之广,四野才俊甚众,若将军能够亲之信之,将其引为臂助,以示治平戡乱之志,河朔之民定当仰之如日月,归之如流水。”
阎行看到图册上张郃对山川城邑的详细标记,脸庞上微微一笑,饶有兴趣地又扣问了几个有关交战幽州的题目,预先做好筹办的张郃当即侃侃而谈、对答如流,使得阎行对劲地点头。
此言既出,许攸心中一沉,却也只能够怏怏合上嘴,和其他幕僚一样告别出堂,唯独堂上的荀攸收到阎行的眼神表示,伶仃留了下来。
听到阎行的发问,心中方略酝酿多时的张郃当即答道:
阎行呵然一笑,亲热地让世人重新落座,同时与荀攸互换了眼神以后,在众目睽睽之下,竟又主动挪动坐榻,拉近了与崔琰的间隔,笑着说道:
荀攸在谈笑之间,已经向崔琰表示了一番。
内堂上,蓄有长须的崔琰年级虽大,边幅风采却还是不减年青之时,与他座谈的荀攸也是边幅俊朗之人,加上两人都是申明在外的名流,堂上的氛围一时倒显得非常和谐。
这番话是崔琰颠末一番沉思熟虑以后才说出来的,他固然拘束于邺城当中,可迩来也传闻了一些有关于西凉军的动静,比如纵兵剽掠乡聚,逮捕袁氏后辈、清理那些负隅顽抗、忠于袁氏的河北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