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游戏竞技 >三国之诸葛书童 > 第一百零三章 领命复城

第一百零三章 领命复城[第1页/共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刘封被按倒在路边闻听此言大为感激,忙高呼:“儿愿戴罪建功!儿愿戴罪建功!求父亲给儿一次机遇吧!”

刘封酣然泪下:“昔日廖化来求,吾本欲起兵去救,无法孟达不从,申耽兄弟所部又都是新进降兵,若强命伴同,若魏军雄师截杀,恐临阵背叛,这才没有出兵。叔父有难,非封不肯,实是不能啊!”说着俯在顿时大哭。

刘备略带惊奇的看向诸葛松,在他的印象中,刘封与诸葛松并无友情,何况刘封不发援兵,曾身在荆州疆场的诸葛松本也是受害的一方。

刘备冷下脸来训道:“此去上庸,情势艰巨,汝必万事听平西将军调剂,待复上庸,将功折罪,如有差池,两罪并罚!”

诸葛松在顿时冲刘备拱手施礼道:“少将军固然有错,但眼下孟达与申耽兄弟在上庸军马不下两万,主公所部却只要万余人。何况孟达谋反,必勾搭魏军为援,赵将军与郑梁均被主公暂留在荆州,此时重责少将军,则我军复夺上庸又少一虎将!望主公允其戴罪建功,待夺回上庸,再议如何发落不迟!”

刘封沉默心机半晌,复答道:“自此北行,若急行军,五日可到!”

刘封一感诸葛松讨情之恩,二因不救关羽前事尚未被刘备宽恕,固然此去上庸艰险,但与回江陵受责比拟,无疑去上庸还是要好的多。故刘封连连叩首答道:“儿臣愿往!儿臣愿往!”

别离之时,刘备对诸葛松言道:“孤知卿之奇才,故才允去平叛。然叛军势大,又恐有魏援,此去能光复上庸固好,艰巨则不必勉强,且回江陵,再徐图进取!”

只见他翻身上马屈膝半跪于刘备马前拱手道:“孟达狂生,何足挂齿,少将军失手全因背叛暴起发难不防所故。魏军前番在樊城亦被关将军元气大伤,此番若闻我甲士少,定不会派雄师来救孟达。请主公暂分一半军马及松儿本部与少将军同去上庸,自与庞智囊回江陵听候佳音便可!”

现在见刘封大哭,诸葛松怜悯之心忽起,固然刘备立亲子无可厚非,但刘封长年为其交战效力,就算不能得位,也不至于死,便成心将来极力保其性命。

因而刘备分五千精兵与诸葛松,自与庞率领其他五千人回江陵。诸葛松汇合本部三千兵马,共八千人,却不急行,只缓缓向上庸而去。

“为我?”刘封想起诸葛松之前在刘备面前的相救之情,一种如有若无的猜想让他喏喏道:“吾与将军并无厚交。”说到这儿思惟俄然通透了普通,惊得差点从顿时摔下来:“难到就是为了我能将功折罪,不受父王杖责?”

当然这都是后事,诸葛松悄悄摇了点头,面前如何攻取上干才是他起首要想的,他不得不摈除了心中其他的邪念,回想着书中司马懿不日擒孟达之事,和之前在刘备面前请战前脑筋所闪现的灵光连络,一边缓行,一边试图使战略的表面更清楚周到一些。

刘封闻听心慌,惊奇不定道:“既然如此,那此行已是有败无胜,将军又为安在父王面前妄言光复上庸?

此时听诸葛松开口,因其刚立大功,刘备便挥手制止了正要行刑的军士。看向诸葛松道:“松儿为何禁止?”

事已至此,诸葛松干脆语重心长道:“昔日孟达攻上庸,大王恐其兵少不能胜任,故遣少将军出兵助之。及申耽兄弟不战而降,大王命少将军为郡守,孟达副之,达心中不满少将军日甚。故诽谤少将军与关将军叔侄之情,若关将军有失,少将军为统领上庸之人,定为首责。”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