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辽东[第1页/共3页]
终究,袁否绷不住,垂下眼睑说道:“某想要幽州!”
就因为门路太悠远,粮草军器供应不上!
要说造船技术,汉末三国期间天然没法跟明朝比拟。
何况,既便练不出真正的海军,那也没甚么。
袁否道:“先生何出此言?辽东乃苦寒之地,保存不易,何况从辽东到冀州尚且遥遥数千里,到中原更是将近万里,这还算不得偏僻吗?”
有了海船,真正的海军还远吗?
袁否非常绝望的说道:“这么提及来,大汉十二州又一部,竟无一隅能够作为袁某安身立命之基?”
但是,他的心机真能瞒得过刘晔?万一刘晔猜到了他的心机,而他却不照实相告,刘晔会不会像郭嘉弃袁绍那样,弃他而去?
“当真?”袁否闻言皱了皱眉头,又说,“先生真是这么以为?”
刘晔浅笑道:“主公如果想要,便赠与主公又有何妨?”
“对呀,某如何把这茬给忘了?”袁否击节长叹,太史慈的老母貌似就在辽东?是不是能够拿她做威胁,逼迫太史慈归降?不过想想汗青上曹操拿老母逼徐庶归降的结局,袁否还是撤销了这个突如其来的动机。
袁否急说道:“先生可否将这部古文尚书注借我?”
一小我再贤明,也毕竟存在范围,袁否可否真的成为明主,取决于他可否跟部下的谋臣袒诚相处,取决于他可否听取部下谋臣的精确定见,而要想听取部下谋臣的精确定见,开诚布公倒是首要前提。
作为一个穿越者,袁否当然晓得东北平原沃野千里,乃是中国最大的粮仓。
刘晔寂然说道:“主公若欲北上谋取幽州,却须抓紧了。”
袁否哈哈一笑,问道:“果然天时有变,先生觉得当取哪一州?”
隋炀帝三征高句丽,均惨遭失利,为何?
“天然当真。”刘晔微微一笑,又道,“不过河北多名流,主公如不想成为众矢之的,最好还是坚辞幽州牧之委任,只求辽东一隅便可。”
这么远的间隔,如何对中原用兵?
实在,刘晔的内心也并不像大要上看起来那么的轻松,实在,刘晔也在严峻的等候着袁否的答复,袁否的此次答复,将直接决定刘晔对他的评价。
这可真是说也不是,不说也不是,快愁死袁否了。
“辽东?”袁否讶然,“那不也是偏僻不毛之地?”
“倒是不成,君子不夺人所爱。”袁否笑着摆了摆手,又说道,“我只借阅数日便可,数日以后必然偿还。”
“先生说错了,传国玉玺却不在我在。”袁否从速否定,又道,“先生觉得,如果我真的替伯父攻取了幽州,伯父会不会委我为幽州牧?”
袁否踌躇不决,刘晔却只是笑吟吟的看着袁否,并不催促。
“交州?”刘晔闻言愣了一下,反应过来以后笑道,“主公谈笑了,交州乃是蛮荒不毛之地,阔别中原不说,交通更是闭塞,又岂能作为安身立命之基?”
没错,袁否的确透暴露了明主的潜质,但是他可否真的生长为明主,却仍属未知。
刘晔长出了一口气,又问道:“主公为何独独选了幽州?”
刘晔决然道:“若主公攻取幽州,本初公定然委主公为幽州牧!”
袁否便看着刘晔默不出声,他在踌躇,要不要将内心的设法通盘奉告刘晔,毕竟,北上冀州篡夺伯父袁绍之基业,乃是大逆不道,别说做,就是说出来也会遭人鄙弃,袁否并不确信刘晔是否会是以看轻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