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阎象[第2页/共3页]
阎象便回身向着袁否长长一揖,恭声道:“却不知公子想问鄙人甚么?”
不过,袁否自问他的伎俩还是很埋没的,起码金尚没有看出来。
袁否寂然道:“阎公此话何意?为何某就去不得庐江?”
袁否心中嘲笑,压服刘勋奉他为主?
阎象忙道:“鄙人字辅音,寓大象无形、**之意。”
停顿了一下,阎象又道:“先主公犹在时,刘勋就敢阳奉阴违,现在先主公见背,刘勋莫非就会顾念先主公提携旧情,对公子效犬马之劳?请恕鄙人直言,公子若去了庐江,迟早必被刘勋所害。”
袁否又喝道:“张牛犊安在?”
“鄙人决然当不起公子如此称呼。”阎象自谦道,“公子如果不弃,直呼鄙人姓名便可,或者以表字相称亦可。”
荀彧、旬攸、郭嘉、贾诩、程昱之以是名看重史,才气出众是一个方面,曹操给他们供应了发挥才气的舞台,倒是另一方面。
就是袁术本身,也没把刘勋当忠臣,要不然逃出寿春以后,袁术为甚么不去庐江,却要去汝南呢?就因为袁术晓得刘勋靠不住。
张牛犊等军中将校纷繁出来支撑纪灵。
袁否两世为人,固然晓得唯余马首是瞻这个典故,却实不知出处。
袁否却执意拜倒在地,起家后又寂然道:“请阎公为某筹划大计。”
袁否也没有矫情,问道:“尚不知公之表字?”
袁否闻言凛然,对阎象也有些刮目相看的意义了。
袁否讶然道:“阎公何故得知此事?”
阎象嘲笑道:“莫非公子真觉得刘勋会听元休公所劝,营私子为主?”
袁否叹道:“阎公这番话,刚才为何不说?”
阎象道:“公子,这是一则出自左传的典故,周灵王十三年,晋国纠集了鲁、齐、宋、卫、曹、莒、邾、滕、薛、杞、郑等十二国联军,大肆打击秦国,并且一起打到了咸阳近郊,秦国固执抵当,回绝乞降,并在水井中下毒,联军伤亡极大。”
阎象哂然道:“公子腹中早有应对之策,又何需鄙人多言?”
目送金尚、张牛犊的身影远去,袁否又对世人说:“诸公可各自归去筹办,最后在龙亢休整一晚,明日一早即出发南下。”
但是,不管阎象才气如何,他起码也是一个极有见地的人物。
当然,阎象是否能与荀彧等人相提并论,还需求时候来裁量。
不过,这也在道理当中,贤臣跟明主向来都是相辅相成的,明主当然需求贤臣来帮忙他成绩霸业,那些贤臣何尝不需求明主给他供应发挥才气的舞台?
袁否闻言微露难堪之色,不过这厮的脸皮已经日见丰富,只是稍稍脸红了一下,便顿时又脸不红心不跳的接着说道:“还望阎公教我。”
袁否走到大堂门口,看到走在最后的长史杨弘都已经转过照壁,便转头笑吟吟的看着阎象,说道:“刚才阎公一言不发,临走之前却欲言又止,莫非阎公并不认同元休公所说?并不同意去庐江投奔刘勋?”
袁否的目光便落到金尚身上,问道:“那么,元休公的意义呢?”
这一点,徐盛跟张牛犊、纪灵他们有着本质上的辨别!
袁否又说道:“诚如阎公所言,某去庐江只能是死路一条,却不知阎私有何对策能够救某一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