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董卓西迁(下)[第1页/共3页]
对于洛阳城中的百姓而言,这三日,是暗无天日的。他们没有半点的力量对抗烧杀劫掠、无恶不作的西凉暴卒,只能是任凭宰割鱼肉。他们也曾祈求,朝廷能出面挽救他们于水火当中,可最后的成果,必定是绝望的,在惨遭毒害当中,人们对董卓的痛恨爬升到了鼎点,对朝廷的依存感,也敏捷的滑落到了冰点以下,很多人开端想方设法的逃离洛阳,这此中相称一部分人,都流向了传闻中吏治腐败的西凉,但愿能够在马超的治下,重新扶植本身的故里。
蔡邕此人,才调横溢且精通乐律,通经史、善词赋,特别是自创的一手书法,更是被人称为“飞白体”,才名播送天下。但是蔡邕极少对时政公开颁发群情,很懂的韬光养晦。自从被董卓强行征召入宫以后,因为他的这些特性,董卓很赏识他,现在见到蔡邕出面讨情,再加上董高见异己已经斩杀的差未几了,也就给了蔡邕这个面子,结束了这场血流成河的殛毙。
整整三日,洛阳城中的哭声震惊六合,无数手无缚鸡之力的富商、布衣被董卓部下的暴卒们无情的杀死;无数的良家妇女被他们欺侮了明净;无数的财产,成车成车的会聚到了董卓处……
“但是,我就是不明白,温侯堂堂大好男儿,为甚么就非得要服从于董卓呢?”张辽豁然转过甚,大声问道。
刘协心中屈辱万分,但也不敢有半点违逆董卓,只好哆颤抖嗦的答道:“是是,太师威仪,彼苍亦莫可何如……”
“太师,关中残破残落,现在无端失宗庙、弃皇陵,恐天下百姓震惊啊!天下动之轻易,可再想安宁下来,那可就难了啊!还望太师三思!”司徒杨彪忍不住苦苦要求了起来,试图撤销董卓迁都长安的决定。
可惜的是,董卓迁都,底子上是为了遁藏袁绍等十八路诸侯的兵锋,又那里肯听这些人的苦苦要求?杀性已起的董卓,再也按耐不住心中的冲天肝火,直接将刘协从天子的宝座上一把给扯了下来,而后一屁股坐到龙椅上,喘着粗气喝道:“尔等都是袁绍等逆贼的翅膀!意欲里外勾连,对朝廷倒霉!来人,全数给咱家斩了!诛九族,必须诛九族!”
“董卓……董卓你不得好死!”黄琬连哭带骂的喊着。
现在,吕布便正在履行着董卓交给他的任务,他派出了部下最亲信的两员大将张辽和高顺,带领着八百陷阵营精锐,悄悄地进入历代帝王的陵墓中,欲要行那大不敬之事。
这一日,本应是寂静厉穆的皇宫大殿,变成了人间天国。被董卓杀掉的朝廷大臣,斩了一批又一批,上百名有资格参与朝会的大臣们,最后只剩下不敷半数,被正法的公卿大臣们所流出来的鲜血,顺着大殿之前的一百零八级台阶,一向流到了殿前的空中上,在那边会聚成了一个血红色的湖泊……
继杨彪以后,太尉黄琬也踏前一步,劝谏道:“杨司徒所言有理。昔日王莽篡政,燃烧长安,关中之地尽为瓦砾;更兼百姓流移,纷繁分开关中之地,现在关中百姓已不敷昔日鼎盛期间的十之一二,今若弃鼎盛帝都而迁往荒凉之地,非所宜也。”
“唉……”高顺的话,引发了张辽的一声长叹,他看向帝王陵墓的眼神中,多了一些本身也说不清楚的伤感和厌倦,以及那深深地无能为力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