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借天命袁术称帝 传檄文诸侯问罪[第2页/共3页]
“西方是大汉之天子,东方是吾仲氏之天子。”使者仍然一副高高在上模样。
袁术喜出望外,一看那人,本来是袁术侄儿袁胤,袁术喜出望外,“好,好,好!公之言甚合天意,诸位觉得如何?”
“依末将看,那吴铭只是一墨客,上阵无异于自取死路,何况我军三万,以逸待劳,敌军不过万余,还是安身未稳,此时不出战更待何时!”
“那这天下何人可伐?”吴立仁想了想,总感受目前为止,没一个能打得过的。
袁术意得志满,前几日吴铭去书一封,劝袁术称帝,并说朱紫已经寻到,过几日就到,只是信上并未署名。袁术心疑,就问来使,来使答曰:此事奥妙,不能署名,不然为别人所获,就将开罪于天下。袁术便信觉得真。
说完后,内心却想:那袁素和我之名几近不异,若用他,成则天下知其名,我之民会做何想?若败,则更是摆荡军心,真是不会取名字,气煞我也!
“天子命我出城迎战,活捉吴铭。”
而南阳城中,忽一日,有农夫在田间劳作,俄然挖出一尊石像,石像背后有字,那农夫不识,呈于县令,县令则赶紧将石像拉到袁术那边邀功。袁术见到石像上的字,喜出望外,立即调集文武议事。
吴立仁故作不解,“我与那篡逆之人何曾有过商定?”
“若等他造反,则羽翼已成,吾一小郡,何能挡之?现在固然没有造反,但是,主公你能够用计诱使他称帝,到时候天下豪杰必然群起而攻之。主公势弱,别人必不太防,到时候再从中取利,那袁术安有不败之理?”
公元193年,袁术称帝的动静传出,天下震惊,下邳太守吴立仁传檄天下,商定共讨袁术,并与徐州牧陶谦处借兵五千合兵一万,由冉闵任前锋,王守仁为智囊,打击符离,孔融由北海出兵一万,陶谦由徐州出兵两万,曹操派大将曹仁、夏侯惇从东郡出兵两万出兵南阳,刘备带领关羽、张飞二将从平原出兵三千约合孔融,其他孙坚、刘表临时罢兵,刘表从江夏出兵,孙坚从长沙出兵,遥相照应。统共七路人马,阵容浩大。李郭闻言,也遣使嘉奖八方诸侯,并且赦免了吴立仁的罪恶。
袁术得知吴立仁竟然带兵攻打本身,愤恚不已,遂派使者带着吴立仁的手札前来发兵问罪。
吴守仁听到,差点忍不住笑喷,王守仁眼看吴立仁有点失态,只好悄悄咳嗽一声接着问道:“天子远在西方长安,天使缘何从东方来?”
那使者来到吴立仁中军大帐,非常倨傲,吴立仁问道:“来者何人?”
“吾乃天使。”
“非也!下邳太守吴铭已有信来,他原是我部下谋士,早就预言我能够登九五之位,玉玺也是吴太守为我寻得。若我登大宝,则吴太守愿为前驱。况天下诸侯皆自相争,谁还记得本身是汉臣乎?”
吴立仁听后大吃一惊,袁术四世三公,弟子故吏遍及天下,能够说,和袁绍一样具有着很强大的士大夫支撑,即便是吕布,也想着能和袁术结成后代亲家,觉得凭借,但是他没想到王守仁第一个想伐的竟然是袁术。
“好,好,我意已决,再有敢进言者,斩!”
那石像上刻着一十二个字“十一口,衣去首,木得宝,代汉胄。”袁术部下早已明白这几句歌谣代表的意义,只是没人勇于说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