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五原太守[第1页/共4页]
“实在依我之见,倒不如我去遴选十斤最好的茶叶,大人送给陛下之时,莫要说是贡品,只言是大人你的一点情意,想来圣上不会见怪的。既然在量上没法窜改,倒不如在这质上,多费些心机。”
“实在如果论喝的话,每次泡茶,也用不了多少。似我如许每天喝茶的人,一斤茶叶能喝三四个月,这几十斤茶倒也很多。只是进贡皇家,只要几十斤只怕这面子上欠都雅啊。”
督瓒和高夜谈妥了酒的事情,却又把目光放在了茶叶上,“公子,本日我来,初度品过您府上的茶水,当真是分歧,这也是公子所制吗?”
这段时候左慈和葛玄二人,也是一向住在府上,无他,只是因为他们俩发明,高夜的藏书楼里,书实在是太多了,乃至另有很多本身从未见过的道家文籍。当高夜看着葛玄读着《抱朴子》,一副如饮甘泉的模样,嘴角就忍不住挂起一丝奇诡的浅笑。谁让葛玄看的是本身侄孙葛洪写的书呢?而葛洪,现在充其量就是一条染色体啊。
不过督瓒本日前来,倒是受了丁原所托,是以高夜也不好不见。听了管家禀报,高夜也是仓猝出迎。那督瓒正坐在大堂中,喝着茶水。自从高夜弄出了炒茶以后,待客上茶已经成了高夜府上的必备步调。
“进贡倒是无妨,只是这茶叶未几,进贡之时也不过几十斤罢了。”
“恰是,这类茶叶的制法,是我从古籍当中寻来的,与以往茶叶的制法大是分歧。饮用时也不准烹煮,不放香料,只用沸水冲泡,便可饮用,也是不久火线才制成。”
“不错,不错。太少,则显得我等没有诚意啊。还是不要进贡的好。”
老吴在家里歇息了一个月以后,终究比及高夜筹办完统统东西,他带着货色,并这些礼品,又踏上了去往江南的路上。
高夜笑道:“如果下月解缆,想来可有五百斤,不知太守意下如何?”
同时,高夜给蔡邕和蔡琰都写好了复书,给蔡邕的信中不过是写了一些问候,另有本身对收到《乐经》一书的高兴之情,随后附上了物品清单,说是本身贡献他白叟家的。这些东西足足装了有十几车,有酒,有茶,有纸,另有一些本身抄来的书,请他白叟家批评。
高夜还送了左慈一套《算数》,送了葛玄一套《抱朴子》,都是高夜本身亲身誊写下来的。高夜的羊毫字习得是颜真卿的楷书。而在现当代上,楷书实已趋于大成,其代表人物便是颍川钟繇。钟繇可谓是一个书法大师,善于篆、隶、真、行、草多种书体,在书法方面很有成就,鞭策了楷书的生长,更被后代尊为“楷书鼻祖”。与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并称为“钟王”。而颜真卿则是盛唐人物,被誉为楷书四大师之一,更与柳公权并称“颜筋柳骨”,可见其成就。
现在已经是六月的下旬,但是安静的糊口却被一个不速之客而突破。不是别人,恰是五原太守。不过,现在的五原太守,已经不是阿谁被蔡邕获咎,逼得蔡邕远避江南的王智。而是一个叫督瓒的人。至于王智,多亏了他哥哥王甫,已经成了烟瘴之地的开荒者。这还是前几年的事情。
不过左慈葛玄二人在这里也不是吃白饭的,毕竟郭嘉经常会去处左慈就教一些题目,左慈也都一一作答,乃至有些时候,两小我还会停止一些狠恶的辩论,这对郭嘉的生长,好处天然是大大的有了。每一次郭嘉前来就教,或是辩论,葛玄都在一旁静听,偶尔也会颁发本身的观点,光阴一长,就连左慈都说,本身的这个徒儿进步甚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