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岁在甲子[第1页/共5页]
“这倒无妨,元义你可亲去荆、扬,集结信众赶往邺城。二弟三弟,你二人则在信众当中寻觅能人,依我来看这八州数十万人马可分为三十六方,每方设一渠帅,由他统领,这三十六方则由我等同一批示便可。”张角说道。
“大哥,你是不晓得啊,这城里越来越多的人来我们这里吃粥,天寒地冻的也不过一件单衣,我看呐,我们承平道再吸纳几万人也是能够的。”张角的小弟弟张梁直接说道。
“好是好,只是现在百姓狼藉,并无构造,还需抓紧整备。”张曼城说道。
张角听张曼城说完,嘴角划过一丝浅笑:“此事为师已经想了好久,前不久正翻到《承平经》中所记录邹衍的五德始终之说,既然大汉尚火德,火生土,我等只要向土德上靠便可。”
这道人不是别人,恰是承平道的魁首张角。张角目睹这几人返来,赶紧号召他们到火盆前暖暖,他本身也放下了手中的书,与世人一齐围坐在火前,趁便问问本日的景象。
剩下六人齐声应是,张角点点头道:“我也觉的差未几了,本日你们去施粥,我就在这里一向想这个题目。自我承平道创建以来,尤以本年所收徒众最多,几近是积年之和,可见百姓保存之难,已非某一县某一郡之事,天下间皆如此!民气思变,急欲求存,或许已经到了我等行动之时。既然各位都如此以为,不如趁此夜色,好好谋齐截番。”
不过当他在大牢里,听审判他的小吏奉告他,是一个叫唐周的人上书告密此事的时候,他的内心却更加的疑虑。唐周是本身的师弟,跟随恩师已经十年不足,究竟是因为甚么,才让他在这个关头时候向朝廷告发?只可惜这一场经心策划的起事,恐怕是没甚么好成果了。起码,本身是必然没有好成果!
“嗯,待到三月,春暖之时,我们便起事。”张角握拳道!“更何况来岁是甲子年,恰是万象更新之兆,正应了我等颠覆暴政之豪举!”
马元义这一套威胁利诱,直把封胥折磨的焦头烂额,终究只得应了马元义,愿与他承平道里应外合,颠覆大汉。
“不错,更何况我等另有封胥、徐奉觉得内应,这些年没少给他们送钱,我们雄师一起,他们又怎敢不帮我们,难不成等着天子砍头不成?如此里应外合,合该这汉室该亡!”波才也在一旁说道。
“嗯,二弟说的有理。彼苍已死,黄天当立。好,公然是好句子!”张角赞道,“既然如此,不如调荆、扬二州信众齐聚邺城,率先发难。”
有了这前车之鉴,仿佛邹衍之说更有压服力,更加天下人所知,故而张角提出这五德始终说之时,其他几人倒也没有过分惊奇。
“是啊大哥,我们兄弟三个创建承平道已经有十几年了,信众无数,这贼老天年年天灾,狗朝廷更是剥削无度。我们承平道又是施粥又是送药,这些贫苦百姓都心向我们,我看呐,是时候学那陈胜吴广普通,揭竿而起!”
门推开又关上,北风吹出去,他打了个激灵,抬眼望去,才看到是本身的两个弟弟和几名弟子返来了。
张角听着,只是微微点头,又转头看向本身的这几个弟子,开口问道:“元义,曼城,唐周,波才,你们几个如何看?”
那小吏见马元义神情恍忽,不答复本身的问话,又狠狠地抽了马元义几鞭子。只是这时候的马元义已经感受不到疼痛了,唐周是打算的制定者之一,他的告发,已经让朝廷通盘得悉了承平道的打算,跟着本身被抓,时候对于承平道越来越紧急,那边还等的到三月初五?唉……如果本身早早杀掉唐周,那该有多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