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渤海发檄文,孟德访好友[第2页/共4页]
“曹操,我们还是要点脸吧!不及而立,别留这么长的髯毛,你也不怕嫂夫人扎的慌!”
二人订交甚欢至晚间,荀彧回府后当即清算行囊,携家眷连夜出城,次日袁绍率兵入门只得一座空府也,睚眦必报者未得其人。
本日袁绍在太守府欢迎一名非常高贵的客人,荀氏八龙中荀绲之子荀文若。荀彧避祸举族迁冀州,其弟荀谌乃是袁绍重臣,故投之。袁绍对这位王佐之士礼遇有加待为上宾,同饮乐欲劝其作本身的谋主。
“鄙人典军校尉曹孟德,早闻先生之名,本日一见不堪幸运!”
曹操口中信誓旦旦,他那里能推测今后的风云变幻,不过现在他仍有一颗纯纯的赤子之心。
“然也!”
三人上马纳拜,卢朴之名三人也早有耳闻,本日一见倒也没有相传中那么神武,更多是夷易近人。
………………
“唉!仲瑞陋劣了不是!美髯乃是男儿气势,古往今来哪个美女不喜好绝世英豪啊!”
“嗯!本初要拜家师为智囊,策动关东诸侯讨伐董卓的西凉铁骑,昨日我已经命人在盘点兵粮,仲瑞身为大汉驸马天然推让不得!”
真是货比三家啊!且不说鼎鼎大名的荀文若,就算是曹家的家将也是凡人难以企及,曹老铁能成事绝非偶尔。
“天下口慈仁义之辈多如牛毛,曹校尉但是此中一员否?”
曹操用手擦拭嘴角的油渍,涓滴不顾及礼节之话,如同家中普通。
“孟德欲往涿郡去拜见老友仲瑞,共商匡汉之事!”
袁绍早在雒阳便有礼贤下士的雅号,自为渤海郡太守以来,亲民仁政,很有大师风采。当然昔年他与卢朴、曹操三人的风骚之事也广为传播,至今被他视为污点,不肯提及。
“多谢太守美意,文如有一言愿与太守共商之!现在民贼无道,心胸汉室之人报国无门,如若太守以四世三公之号令集弟子故吏共赴雒阳勤王,到时还大汉朗朗国土。太守也可位居人臣,享天下繁华!袁太守意向如何?”
“仲瑞!”
“哈!那荀文若便陪你曹孟德走一遭,莫要忘了本日誓词,平生日久,文若可一向看着你曹孟德!”
荀彧分开渤海数日,心中固然苍茫,但已经选定相辅之人。一则当朝驸马卢朴,二则便是这典军校尉曹孟德。现在一见天然要其心声。
三五马行,卢朴远远便瞥见大笑的曹孟德,这家伙公然像手札中所说的一样让卢朴大吃一惊。
渤海郡,汝南袁绍的地盘,因其四世三公的家望让袁绍敏捷在冀州安身,并且名臣武将接踵投奔。作为主公袁绍具有很良好的天赋前提,高门阀族让他在飘摇乱世如鱼得水,各谋臣武将也是看重世族职位,盼望早日出头,才紧随其法度。
“既然文若先生执意如此,那明日便让先生与家兄签订守约如何?”
“八千摆布!传闻袁本初有三万人,到时候怕是少不了他的嘲笑啊!”
天下之人行天下之事,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侍。缘分这类东西非常奇妙,是你的谁也夺不走,不是你的强求也有力,汝南袁绍也罢,涿郡卢朴也罢,毕竟无缘于王佐之士。
荀彧俊美暖和,做事有条不紊,几日前他便从其弟荀谌口中得知此人量狭,多主意少听别人之言,不肯与之相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