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攻城为下攻心为上[第1页/共3页]
现在雄师已然到了安邑,盐监一带也进入了刘辩军的掌控,全部河东目睹不日便可拿下,此时刘辩最体贴的,就是徐庶下一步的打算。
“攻城为下,攻心为上!”微微躬着身子,徐庶嘴角漾着一抹笑意,对刘辩论道:“殿下与河东军在涑水一战,始终占有上风,却并不赐与决胜一击。如此,就好似敌军崩溃,而我军却缓缓逼近。常常在疆场之上,不打反倒比打,更易使得敌军崩溃!”
“百姓们因何如此?”与徐庶并肩在城内街道走着,刘辩扭头看向那群正烧着黄纸嚎啕大哭的百姓,向徐庶问了一句。
要说王邑,也算得上是个非常风雅的人。他不但爱好花草,还喜好读书、操琴,虽不算是个大儒,称个小儒却不为过。
待到仨人都直起了身子,刘辩这才向徐庶问道:“智囊要本王在涑水岸边拖住王邑,此时又封闭已拿下安邑城的动静,不知有何措置?”
“诺!”刘辩不让拔这些花草,徐庶也不好再对峙,因而应了一声,朝那群冲要向花圃的亲兵们摆了摆手。
作为郡制地点,安邑城要比先前刘辩占据的大阳、虞城等城池大了很多,官府也更有气度一些。至于虎帐,更是能包容下二三十万雄师驻扎。
与河东军在涑水岸边厮杀的几日里,杨奉等人老是扣问刘辩何时建议总攻,刘辩也很想立即将已经溃败了的河东军拿下,只是想到徐庶要他用心迟延,才没冒然做出定夺。
在涑水沿岸全歼了王邑带领的河东军主力,刘辩带领雄师马不断蹄的向着安邑进发,间隔安邑另有些路程,远远的他就看到安邑城墙上早已插满了他的战旗。
说着话,他从怀里取出一张写满了字的布帛,双手捧着递到刘辩面前,对刘辩论道:“此物便是臣下克日命人前去压服河东各城官员,四周几座城池已然给了答复。”
缓慢的驰驱了数百步,仨人到了雄师近前,徐庶抱拳躬身深深向刘辩行了一礼,典韦和周仓则半跪在地上,抱拳抬头望着刘辩。
安邑城的郡府也是如此,郡府大门外的街道,多是民居和一些比方丝绸布坊之类发卖初级货色、买卖并不算非常火爆的商店。
韩暹带领的前锋已然到了城下,向徐庶通禀了刘辩的到来,在早入城的一队官兵引领下,先一步去了城内虎帐。
每行小字都是以一处地名开首,前面缀着此地投诚或回绝投诚的字样。
“殿下!”抱拳躬身站在刘辩面前,徐庶对他说道:“臣下与典韦、周仓二人已然拿下安邑,这几日城中百姓皆不准出城,动静并无半点泄漏!”
以往刘辩没有想到,以废帝和弘农王的身份打江山,也会遭到大汉臣子的决死抵挡,直到在涑水岸边,见了王邑的尸身,他才完整明白过来,世上人有千千万,他的身份并不能使得统统忠臣都经心归服。
郡府当中原有的仆人仆妇,在徐庶占据安邑时,都已遣返回籍,刘辩来到郡府时,除了保卫的兵士,府内几近已是空无一人。
三个字都是用小篆字体刻成,字面鎏金,阳光晖映着在字上,金色的大字闪烁着刺目标光芒,在玄色牌匾的映托下,更加晃眼。
“智囊要本王迟延涑水之战的胜利光阴,究竟是为何,可否奉告?”把那本手抄的《春秋》往一摞书上一撂,刘辩扭头看着徐庶,向他提出了心内的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