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临别前夜[第2页/共3页]
阵阵晚风从窗口吹入,撩在她的襦裙上,掀起裙裾。裙裾翻飞,如同一团团在风中翻舞的火焰,给屋内带来一股融融的暖意。
双手悄悄捧起唐姬的香腮,刘辩俯下头,嘴唇轻柔的印在了她的红唇上。
“夫君即将出征,妾身想亲身奉养夫君……”唐姬低着头,抿着嘴唇,喃喃的轻语道:“妾身会在山上等候夫君,等着夫君班师而归,接妾身返回洛阳!”
刘辩的步子迈的很大,在他走出房门以后,一向强忍着眼泪的唐姬才再没能禁止住心内的悲戚和不舍,泪珠顷刻如同断线的珠子般滚落。
独一让董卓感到沉闷不堪的,是起初还曾帮他抓捕过刘辩的朱儁,在迁都一事的态度上,倒是非常果断的站在了与他对峙的一面。
刘辩撑了个懒腰,展开了眼睛朝身边看了看。
没见到唐姬,刘辩一骨碌坐了起来。就在他坐起的那一刻,房门被人从内里拉开,唐姬双手端着一木盆净水走了出去。
就在董卓瞪着杨彪和黄琬的时候,又有一个大臣站了起来。
让他没想到的,是迁都的提案方才说出,就有人跳出来反对,并且率先反对的还是三公中的此中两位。
瞪了二人好一会,董卓才眼睛微微眯了眯,冷冷的说道:“方今天下,东有袁绍等人雄师压境,北有白波军虎视眈眈。洛阳城现在就像是一锅熬熟了的肉糜,天下人都想来分吃一盏。而长安城,东据函谷关天险,北临太行山一脉,可说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且长安邻近陇右,木石砖瓦备办简练,重修宫室并驳诘事,尔等如何能说重修长安也是困扰?至于洛阳百姓,只需雄师前后簇拥,不肯迁往长安者杀,谁敢不平?”
从唐姬的肩头上挪开双手,刘辩将她揽在怀里,以极其轻柔的语气说道:“莫要如此,现在的别离,只是为了将来不再分开。”
“殿下!”唐姬正为刘辩擦着脸,屋别传来了周仓的声音:“将士们已经筹办伏贴,只等殿下命令解缆!”
一面厢,董卓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办着迁都长安,另一边,在卧牛山上,刘辩也已做好了下山的筹办。
“这些事,让兵士们去做好了!”刘辩伸手抓住唐姬乌黑的手腕,她的衣袖顺动手臂滑落,裸出的手臂上,还模糊可辨刘辩返回盗窟那天,她因下山驱逐而被波折划破的伤痕。
唐姬放下了手中的湿布,跟着起家为刘辩穿戴着衣甲。一边帮刘辩束着皮甲的束腰,她一边强忍着几近要夺眶而出的眼泪。
对荀爽说的话,杨彪和黄琬非常不觉得意,可二人也看出,如果再强行顶撞董卓,必然没有好成果,因而一言不发,双双朝董卓拱了拱手,重新坐了下去。
“荀司空所言甚是!”荀爽的话还没说完,董卓已是抚掌大笑,说道:“司空一席话,甚合某心!杨司徒、黄太尉,可有想明白?”
“荀司空,莫非你也反对秘闻迁都?”见荀爽站了起来,董卓脸上的神采更加阴冷,说的话也透着一股浓厚的寒意。
固然唐姬只是轻声的应了一句,可刘辩却从她的声音里,听出了多少悲戚。
说这番话时,董卓的神采是更加的丢脸,到了最后,他说出的每一个字,几近都是从齿缝中崩出来的。
春宵终会畴昔,拂晓毕竟会来!
他负着双手站在窗边,望着窗外盗窟的夜景。盗窟中的空位,两只搭在三角木架上,正燃烧着的火盆被晚风吹的呜呜作响,火盆中的火苗也在风中急剧的来回摆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