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五章:五子良将徐晃[第1页/共5页]
当时征南将军曹仁驻扎在樊城(今湖北襄樊),将军吕常驻扎襄阳,左将军于禁及立义将军庞德驻扎在樊城北。徐晃(时为平寇将军)驻扎宛(今河南南阳市),帮手曹仁征讨关羽。
公元222年(黄初三年)玄月,魏文帝曹丕率军首征东吴。魏文帝命征东大将军曹休、前将军张辽、镇东将军臧霸出洞口,大将军曹仁出濡须,上军大将军曹真、征南大将军夏侯尚、左将军张郃、右将军徐晃围南郡。吴建威将军吕范督五军,以舟军拒曹休等,左将军诸葛瑾、平北将军潘璋、将军杨粲救南郡,裨将军朱桓以濡须督拒曹仁。但因为机会尚未成熟,筹办仓促,曹丕初次征吴未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此时。曹操为体味救樊城、襄阳,已率主力由洛阳进抵摩陂(今河南郏县东南)。并已前后派殷署、朱盖等十二营兵进至偃城,悉归徐晃批示。
金良看罢朱儁发来的信函,哈哈笑道:“公明,你来晚了!”
徐晃奉劝曹操说:“现在袁谭、袁尚还没有被击败,没有攻陷的城池都等候动静,如果本日灭了易阳,明日那些城池都会死命戍守,河北就没有安定的那一天了。要求您招降易阳来给各城看,那样他们都会望风归顺。”曹操采取他的定见,封韩范为关内侯。接着,又收降了涉县(今河北涉县西北)长梁岐,一样赐爵关内侯。曹操能够很快翦除邺城羽翼,霸占邺城,夺得翼州,和他听取了徐晃的这一建议是分不开的。
曹操包抄了邺城,攻破了邯郸,易阳令韩范诈降而自守,曹操派徐晃前去攻打,徐晃兵临城下,给韩范写了封信,用箭射入城中,陈明短长,劝韩范投降。韩范被压服后窜改主张,决定以全城投降。
金良定睛一看,本来是张辽,张文远。便道:“这不是文远吗?你不是在箕关镇守,怎会来到此地?”
金良万分欢畅毕竟汗青上的名将竟然归顺本身能不欢畅吗?
徐晃大喜:“愿听将军差遣!”
公元212年(建安十七年),曹操派徐晃与夏侯渊安定隃麋、汧诸氐,在安宁会师。曹操还邺后,又派徐晃与夏侯渊平鄜(今陕西省延安地区)、夏阳余贼,斩杀梁兴。降三千余户。
公元243年(正始四年),徐晃得享从祀于曹操庙庭。>
曹操在一篇令中说:“仇敌围堑鹿角十重,将军致战全胜,遂陷贼围,多斩首虏。我用兵三十余年,以及所传闻过的当代长于用兵的人,没有能够如许长驱直入敌围的。何况樊、襄阳之围,赛过之前的莒、即墨之围,以是将军之功,赛过孙武、穰苴。”
公元218年(建安二十三年),刘备打击汉中(治南郑,今陕西汉中)。四月,蜀军进至阳平关。夏侯渊、张郃、徐晃等率军阻击。刘备派部将陈式等十余营攻击马鸣阁(今四川广元北),诡计堵截曹军火线通道,被徐晃击败,蜀军自投山谷,死者甚多。曹操传闻后,非常欢畅,给了徐晃批示军队的符节,并命令说:“这一条阁道是汉中的咽喉险要之地,刘备想断绝表里联络,篡夺汉中。将军这一举粉碎了刘备的打算,真是奇策中的奇策啊!”厥后,夏侯渊阵亡,曹操亲到汉中,撤出了残剩的军队。
公元196年(建安元年),汉献帝在河内太守张杨、兴义将军杨奉等残存朝官的庇护之下,回到了洛阳。杨奉被拜为车骑将军,驻兵大梁。徐晃见大将军兼司隶校尉韩暹和卫将军董承之间争斗日趋减轻,就劝杨奉归附曹操。杨奉决定服从徐晃的建议。公元197年(建安二年),曹操庇护着汉献帝要迁都许昌的时候,杨奉在韩暹的教唆下又窜改了归附曹操的主张。而是跟韩暹一起出兵去劫驾。杨奉在梁(今开封)被曹军杀得大败。徐晃则趁机投奔了曹操。?今后,他便成为曹操的一名忠厚战将,跟从曹操转战南北,为曹魏的建立屡建功劳。曹操分兵给徐晃,派其攻打卷、原武两地,破之。被拜为裨将军。又随曹操攻吕布,降吕布将领赵庶、李邹等。后与史涣在河内斩杀眭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