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其他小说 >三国之群芳寻踪 > 第一百十二章:董卓到洛阳

第一百十二章:董卓到洛阳[第1页/共6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金良便给他比划道:“先选用含铁较多的铁精石,以此炼出好的生铁,再把生铁烧成生铁水,把生铁水灌注在熟铁上,如许几度熔炼,便成纯钢。钢炼成以后。便以熟铁作刀背,用钢作刀锋,几次锻打。并用牲口尿液和油脂来淬火。如许做出来的钢刀,锋利非常,我估计能砍断叠放在一起的三十多片甲片。”

众大臣面面相觑,连吕布也有些不知所措,是啊,固然阐收回来必然要从两个大野心家的夹攻中摆脱出来的,但天下人看不清楚这一点儿,该如何压服天下人,如果不能让天下士人佩服,那襄阳朝廷的公理性也大打扣头。

卢植却笑道:“子琰莫恼,文先讲得确是真相。董卓领十余万虎狼之师。袁隗有普天下弟子故吏互助,二者皆狼子野心,太后天子留在京师必是死局,分开京师前去邺城方有一线朝气。分开洛阳是对是错,已经很较着了,不须多做辩论。我们要商讨的是下一步该如何应对?我们固然晓得暂避其锋是智者所为,但天下人却不会如此对待,他们只会看到是太后天子弃社稷而走,如许的言论我们没法担负,该如何消弭如此影响?”

卢植凄惶地说道:“接到传报,乱贼董卓已经领兵进入洛阳,西凉贼兵已经节制皇宫。陈留王也被董卓节制。”

郑浑闻听金良之言,的确感激涕零:“贤霆公过誉了,郑浑实不敢当。”

金良笑道:“以文公之精益求精,必能摸索出更好的炼钢之法。”

觐见太后和少帝结束后,金良又被卢植邀去前去议事,杨彪和黄琬二人已经果断了帮手少帝刘辩的决计,便急不成耐地商讨今后的目标大计。跟这些故乡伙一起切磋国度大事时,金良不好拿出交椅让这些食古不化的老古玩们坐。只能如跪针毡一样地跪坐在那边,目不斜视。屏气凝神,规端方矩的,一动也不动。

郑浑想了想,便欣喜道:“此法甚为可行,待我到了邺城便筑炉试炼。只是不知奉先公何故晓得有此灌钢之法。”

卢植等人看了甚为诧异,他们本来觉得金良自边地来。素无教养,应当是不懂礼节,坐姿歪歪扭扭的,谁晓得金良坐得比他们这些硕儒还要端方三分,不由得刮目相看。

郑浑常常听到有人讽刺挖苦他身为世家公子却筹划轻贱工匠之术,是以,即便别品德很好,也向来没被举过孝廉,二十多岁了还是一介白身,跟年纪悄悄就官居中枢的哥哥郑泰比拟,他混得很不快意。俄然听到这么大的人物如此折节与他,他难以粉饰内心的冲动。

金良曾经在《北史-艺术传记》读过内里的记录,“綦毋怀文造宿铁刀。其法烧生铁精,以重柔铤。数宿则成钢。以柔铁为刀脊,浴以五牲之溺,淬以五牲之脂,斩甲过三十札。”

说到这里,金良抬高声音,给郑浑一个放心丸:“文公可知,我大汉轨制,实权不在三公,亦不在九卿,而在尚书台,三公若不领录尚书事,便如同安排。我欲建议太后和天子调剂尚书职位,预设六部,此中一部设为工部,我心目中的工部尚书非文公莫属,何如你年幼资浅,可先为我镇北将军军器曹,等六部齐备后再转入此中兼领郎中,继而迁侍郎,后迁尚书之位,如此便和乃兄郑泰并驾齐驱,不知文公意下如何?”

卢植固然早故意机筹办,仍然按捺不住满腹的悲哀:“诸公,该如何是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