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军政初分[第3页/共5页]
何太后见卢植必定了金良的上表,便下诏在处所郡国规复都尉轨制,同时在金良的建议下,做了微调:在州一级设置校尉,专管军事,以分州牧、刺史之权;在郡一级,设置都尉,专管军事,以分郡守之权;在县一级,设置县尉,专管军事,以分县令之权。当然这项轨制在一开端就曲解了,何太后怕获咎刘虞、刘焉如许有气力的处所州牧,便传诏让处所州牧、郡守自行任命军事主官,使得这项任命最大的分权服从丧失了感化,不过这点儿今后金良会用的。金良现在用这个是来给本身争夺好处的,以是他保举高顺为荆州校尉,主管荆州军事,附属于镇南将军和荆州刺史两重带领。金良再保举张杨兼任并州校尉,张辽任襄阳都尉,魏续、李封、薛兰为襄阳相邻的新城郡都尉、南乡郡都尉、義阳国尉,秦谊、陈卫、张宁则为新野、宜都、江夏三县的县尉,卖力征集练习郡县兵。至于成廉、宋宪,则被派往并州,担负太原郡、雁门郡的都尉。如此这般,荆州和并州的兵权已经被吕布根基掌控了全了,再加上金良本身统领的四万人马,将来的襄阳朝堂上,崇尚“枪杆子出政权”的金良必是核心人物。(未完待续)
跟从金良前来朝堂的陈琳及时地说出了两个字:“都尉”,提示了金良。金良恍然想起。西汉期间,京畿三辅或边郡,在太守外还承秦制置都尉,都尉专管本郡军事戍防,其治所别立,置官属,在郡中与太守并重,有期间行太守职务。到了东汉,都尉的职位不竭降落,复兴建武六年在本地郡国打消都试,省略都尉,其职由太守兼,只在边郡持续保持都尉及属都城尉,或呈现极度环境时,临时设立,事了则罢。
等把处所上那些脑门上贴着袁字的县令、郡太守征召到朝廷后,处所上的县令、郡守职位便安排给金良、卢植、马日磾、刘弘、蔡邕、朱儁、皇甫嵩、郑泰等人的家属后辈、弟子故吏、亲朋老友或部属。这便是金良为了停止袁氏将来的生长而制定出的“釜底抽薪”之策。明天早晨奉告了何太后今后,何太后竟然咯咯娇笑了半天,一向笑骂金良是一个一肚子坏水的家伙,何太后竟然在笑骂以后还弥补了一句“不过我喜好。”
金良便对何太后谏道:“幽州、并州北有乌桓、鲜卑扰乱,内有南匈奴、黑山贼、白波贼反叛,仅靠中心置军平乱,鞭长莫及,力有未逮,不如规复郡国兵制,让郡国自行招募兵丁,防备处所,以抗敌寇。”
遵循袁隗等人的意义,要安排袁氏故吏王匡做河内郡太守,金良果断反对,河内郡连通并州和洛阳,如果让把握数千泰山弓弩精兵的王匡屯在河内,金良身在荆州绝对会坐卧不宁,要晓得,汗青上王匡为了主子袁绍的好处,竟然斩杀了妹夫胡母班,金良可不能让本身的后备军门口趴着一条袁家的忠狗。
何太后又是玩得刚才那一招。朱儁在剿除黄巾暴动后亦是被汉灵帝封为右车骑将军和钱塘侯,只是厥后以丁忧而离职。规复本来的官位爵位。亦是欣喜这个军中老将的忠心,让他不至于被董卓、袁隗等人拉走。朱儁领的是河东太守,河东职位非常显要,占有了河东,对于起董卓,便如同揪住了蛇的七寸,如许一个位置,非朱儁如许的军中老将不能胜任。如此这般,皇甫嵩在前面爆董卓的菊花,朱儁打董卓的脖子,金良再和卢植一起清算荆并两军结合其他关东诸侯猛攻董卓的面门,绝对让董卓死得比汗青上更惨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