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其他小说 >三国之群芳寻踪 > 第一百零七章:排除漏网之鱼

第一百零七章:排除漏网之鱼[第3页/共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金良领着两千并州军往洛阳进发,一起之上,旗号招展,锣鼓喧天,拉长的步队似是有五六千人,董卓派来的标兵不敢靠近,远远一看,遵循旗号数量预算了一下数量,便拍马回报董卓。

何太后起初已经和金良商讨过这个题目,被韩郁如许变相责问,并不镇静,慢条斯理地说道:“《礼记》有云,‘国有患,君死社稷,谓之义,医存亡宗庙,谓之变’,但是此一时彼一时,当今董贼猖獗,包藏祸心,图谋不轨,本宫与天子若留在京师,必被董贼所害,董贼势大,不得不退避三舍,前去襄阳,然后调集天下诸侯共讨之,到时还复古都,岂不堪过因一时血勇而死社稷?!袁隗身为太傅,袁家深受汉室厚恩,死宗庙乃忠义之本,本宫当全其节!”

金良便把这些士卒划归在本身并州军麾下,那些军侯、屯长的官职均有飞虎军里的屯长、队率补上,本来飞虎军空缺的屯长、队率由本来的副屯长、副队率补上,如此类推。

世人定睛一看,为首的一个美艳端庄年近三旬的妇人便是当今皇太后何莲。紧随厥后的是少帝刘辩,前面跟着两位绝色少女,一名是少帝的皇后唐妃唐月。一名是刘辩的姐姐万年公主刘华。

何太前面色凄婉,语带哀声道:“本宫见西凉董卓领十余万虎狼之师,野心勃勃来势汹汹,诚恐洛阳城不成守,皇室遭难,决意移驾襄阳,本宫曾表示袁太傅等世家大臣,让他们随本宫一起撤出洛阳城,怎奈太傅大人想董卓乃他袁氏故吏,不会难堪于他,便不肯伴同本宫撤离,本宫无法,只好先行移驾去襄阳。董贼猖獗,汉室倾危,诸位将官皆是大汉忠勇之士,可愿保护本宫与天子移驾襄阳?”

董卓一听金良又往洛阳西门增兵,不由拍桌子大呼:“金良,这个无信小人,吾不该误信于他,错过进京大好机会!”

洛阳西边城楼上。每个兵士都顶着骄阳,站得笔挺,因为他们的长官金良、黄忠也顶着日头。陪着他们一向站军姿。那些在骄阳下不能对峙站上一个时候的一概淘汰,通过站军姿磨练的人又要颠末家庭背景、过往经历的考核,跟董卓、袁绍或其他世家大族沾亲带故的一概淘汰,有过烧杀掳掠、滥杀无辜经历且不知改过的一概淘汰,如许一来,西门现在的一万一千人内里。剩下八千精锐,被淘汰掉的三千人多是洛阳籍兵士。他们多是不经战阵的少爷兵,吃不了苦,甘愿守在家门口无功无过,也不肯意跟从金良跑到荆州打山贼建功立业。与此同时,羽林军、虎贲军、何苗部曲、西园五军、并州军这几只军队里也都在遵循金良制定好的标准来遴选精锐,淘汰掉的便说是让他们留下来守城,提拔上的便说是金良带着他们去打青山贼,有何太后圣旨在手,并州军以外的诸军将士也都信觉得真。

韩郁和他兄长韩馥均是袁家故吏,对袁家忠心耿耿,眼里那边有甚么皇太后,听何太后这么一说,便怒喝一声:“太后愿去襄阳那就去吧,恕我韩郁不能作陪!”

有一个军侯当时就跳起来大呼道:“太后移驾可曾知会袁太傅和袁司隶?!”

名不正则言不顺。金良便拿出太后的一个圣旨,冠冕堂皇地说道:“遵循太后诏令,将统统士卒分红两类,一类长于野战。将会跟从本将军前去荆州平灭青山贼,一类长于守城,便留在洛阳城中戍守。跟从本将军前去安定青山贼,大师必然能够建功立业,安定胜利后大师都能升官发财,留在洛阳城中守城能够就不会有甚么功劳,但胜在安然,请各位尽力表示,我会按照你们的表示决定你们是跟我去打青山贼还是留在洛阳守城。”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