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其他小说 >三国之群芳寻踪 > 第二百三十二章:东吴大司马--吕岱

第二百三十二章:东吴大司马--吕岱[第2页/共6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金良疾步走上前,伸出大手道:“定公贤弟,你真的来了!你千里来投,实在让愚兄打动之至!”

建安十六年(211年),孙权以吕岱为督军校尉,时年43岁的吕岱当即带领本部人马赶往东冶,与西部校尉蒋钦等“将兵讨之”,因而活捉吕合、秦狼,五县因而被安定,吕岱被任命为昭信中郎将。

金良本来是想把武备这一块列为一个司放在军需部内里。转念想了一下后代的总后勤部和总设备部为甚么要摆列出来,申明军需和武备是一样首要的,不能合二为一,金良便把军器司摘出来,扩大权限,把郑浑任命为武备部的都督,卖力统统兵器、盔甲、马匹、攻城东西等军事设备的一系列事件,金良已经将高桥马鞍、双马镫、马蹄铁这马队三宝交给郑浑去打造,等金良麾上马队过十万的时候就大范围启用。

承平元年(256年),为东吴劳累平生的吕岱在武昌与世长辞,时年九十六岁,成为东吴最长命的大将军。其子吕凯担当爵位。吕岱在垂死之际叮咛家人:“殡葬之时,棺木不消油漆、疏巾布衣。丧葬礼节务必简朴俭仆。”吕凯对这些遗言全数照办,将父亲归葬于海陵高阳荡。》

金良弯下腰,抱起吕凯:“凯儿,应当叫我伯父是。”

《吕岱(161年-256年),字定公,广陵海陵(今江苏如皋)人,三国期间吴国重臣、将领。吕岱本为郡县吏,因避乱而南渡。受孙权赏识,在其部下做事。

嘉禾四年(235年),庐陵贼寇李桓、路合,会稽东冶贼寇随春,南海贼寇罗厉等人同时发乱,孙权又诏令吕岱督率刘纂、唐咨等人分兵讨伐,随春当即率先投降,吕岱任命随春为偏将军,让他持续率随旧部,因而随春成为将领行列的一员,李桓、罗厉等都被擒获斩首,首级传送到京都,孙权诏令吕岱说:“罗厉仰仗险地犯上反叛,本身招致杀头之祸,李桓凶恶狡猾几次无常,投降后又再兵变。前后讨伐多次,积年来未能擒获,如果不是您的打算战略,谁能将他斩首?您忠武的节操,在此事上更加明显。首恶已除,大小贼寇被震慑,其他小股匪寇,扫地以尽。从今今后,国度永无南顾之忧,三郡安宁,无惴惴不安的惊骇,又获得刁恶之民供应赋税徭役,值得深深赞叹。夸奖不超越一月,这是国度的通例,轨制所答应的,请您考虑决计。”

公元182年,那一年吕岱22岁。也就是这一年,吴国建国天子孙权出世。但这并没有立即影响到吕岱在东汉王朝安稳地做一个安于近况的下级官吏。好景不长,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海陵被卷入烽火当中。《三国志·吴书·孙韶传》说“徐、泗、江、淮之地,不居者各数百里”,本来富庶的鱼米之乡几近成为一块赤地,渺无火食。一时候,东汉郡县的官吏纷繁渡江避乱。步入中年的吕岱思虑再三后,也插手避祸人群中,想去江东谋取一个职位。

吕范和郭嘉晓得金良想把中心谍报司和暗香司设成两个不被世人晓得的奥妙谍报构造,一是制止内部职员被监控的内心反弹,二是为了制止内部别有用心之辈的‘精’惕。

公元246年,孙权封吕岱为上大将军。公元252年,孙权归天,孙亮即位后拜93岁的吕岱为大司马(天下兵马大元帅),成为东吴前期第一重臣。《三国演义》第108回写孙权临终召人嘱厥后事,吕岱是在场的两个顾命大臣之一。固然这是吕岱独一一次在《三国演义》中露面,让浅显读者很难留下甚么印象,但这足以说了然吕岱在东吴政权中的职位和声望。演义小说毕竟不能代表汗青。在《三国演义》的刀光剑影当中,人们难寻豪杰的身影,但陈寿在《三国志》却用2000多字的记录,将吕岱列入东吴“克宁内难,绥靖邦域”重臣以内。晋灭吴后,陆机作《辨亡论》历数东吴栋梁之才,吕岱被列为东吴四大“以器干任职”的名臣之一。“颠末量年研讨,文史专家们分歧以为,不管其官阶职位,还是实际进献,老当益壮、智勇双全的常胜将军吕岱,较周瑜、鲁肃、吕蒙、陆逊等人所共知的东吴名将,涓滴不为减色。”范国华说。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