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情人太后的回报[第1页/共5页]
听金良这么一说,内阁辅臣以及六部尚书侍郎们都堕入了深思,之前的天子那么设置尚书的低秩,是凸显尚书的位卑权重,便于节制,而现在内阁已经改组了,尚书位高权重,再相沿本来的秩很不应时宜。
何太后一拍凤椅:“杨彪,你们弘农杨家另有很多后辈身在弘农,为董贼卖力,你们杨家为了包管家属好处,首鼠两端,有何资格来讲赤胆忠心的金良!若非金良,我与天子皆死于董卓之手,金良有再造社稷之功,你们对朝廷立下的功绩敢跟金良相提并论吗?!金良获得今时今‘日’的权力职位,满是他一刀一戟打出来的,而不是像你们这些多数靠着父辈隐蔽而来的!本宫把话说在这里。便是你们这些世家大臣们都叛变本宫,金良也不会叛变本宫!”
黄琬悄悄一笑道:“建议朝廷把尚书令、尚书仆射、六部尚书的秩做一番点窜,不便能够了吗?”
当时金良还身在河东,卢植等内阁辅臣被那些谗言所动,重新对金良产生了质疑,他们便乘着金良不在襄阳的机遇,想委任尚书令黄琬的族弟黄祖为兵部尚书。
在宫中当值的王越、吴崇等人皆抽出兵器,对杨彪等人瞋目相向。杨彪这才认识到,他们身在襄阳。在这里非论是皇宫还是襄阳核心,守备兵马满是金良的嫡派,他们若再强行把本来该属于金良的兵部尚书夺走,他们这些世家大臣怕是立即会被忠于金良的将士袭杀。
内阁的任命书呈递给太后核阅盖上玺印的时候,太后何莲凤颜大怒,痛斥黄琬:“你身为尚书令,想委任你族弟黄祖为兵部尚书,莫非内阁是你黄家所开?!你们江夏安陆黄家莫非想做皇家不成?”
何太后之以是凤颜大怒,是因为金良只是发起改组尚书台,真正参与改组的恰是尚书令黄琬,黄琬等人把尚书台改构成内阁,架空了皇室的部分决策权,何太后并不甘心落空手中的权力,便借机发飙。
正三品,有各部侍郎、州牧、龙骧将军、虎贲将军、辅国将军、度辽将军、城门校尉、县公爵等;从三品有大州刺史、州将军、建威、建武等建奋发扬将军等。
金良对那些世家大臣如此用心良苦的画蛇添足一笑置之,郡县兵在战役中大部分时候都属于附属职位,一旦战役发作,中心军军务院和兵部就有临战的批示权,回绝被批示的郡尉、县尉只会落得身首异处的了局,更何况这些郡县兵的教官几近满是中心军将士,这些郡县兵底子没法离开金良的掌控。
金良笑呵呵地看着在坐的辅臣们。内心迟疑满志。
正六品有尚书摆布丞、尚书郎中、秘书郎、侍御史、奉车都尉、驸马都尉、诸博士、公府长史司马、骠骑车骑长史司马、廷尉正监评、诸护军、司盐都尉、亭侯爵;从六品包含骠骑、车骑、卫将军府处置中郎、四征镇公府处置中郎、公车令、大县县令、大县县尉。
尚书令黄琬笑道:“改组之前的尚书台,有尚书令一人,俸禄为千石,如果三公兼领尚书令,则增加俸禄为两千石,仪礼亦加。尚书仆射一人,秩六百石,职署尚书事,尚书令不在,则代行措置公事。尚书左、右丞各一人,秩四百石,掌录文书期会,佐令、仆治事。六曹尚书,秩各六百石,别离有三公曹,掌管年关对州郡官吏的考成;吏部曹,掌管推举和祭奠;民曹,掌管统统有关修建和盐池苑囿的办理;客曹,掌管护驾边陲少数民族朝贺事件;二千石曹,掌管司法诉官司务;中都官曹,掌管水、火、盗贼等治安事情。尚书侍郎36人,秩四百石,每曹6人,职掌文书草拟。尚书令史18人,秩二百石,每曹3人,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