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早朝(2)[第2页/共5页]
紧接着,何太后又封孔伷为青州刺史,孔融做北海国相,而本来的益州牧刘焉、幽州牧刘虞、兖州刺史刘岱、徐州刺史陶谦、扬州刺史陈温都没变。
何太后心中暗自对劲,这都是她从十常侍遗留下的影踪那边得来的谍报,昨晚针对袁绍的翅膀好都雅了一遍,没想到明天真的派上了用处。
老奸大奸的太傅袁隗也进谏道:“桓帝时定了三互法。规定处所长官除了需求躲避客籍以外,婚姻之家亦须相互躲避对方的客籍,两州人士也不得对相监临。如甲州人士在乙州为官,乙州人士在丙州为官。则丙州人士对甲、乙、丙三州均需躲避。按此规定,金良不成执掌荆州。”
一句话就把袁绍给憋了归去,袁绍忙叩首道:“当今司隶周边郡县黄巾死灰复燃,盗贼四起,治安不稳,微臣身为司隶校尉不敢擅离。”
袁绍、袁术等人面面相觑。他们又想把金良赶出洛阳,又不想让他做一州之长,特别是不想让他把握三州军事。可何太后话都撂到这里了,他们不肯再在火上浇油,万一何太后真跟他们翻脸,他们得不偿失。????曹操俄然发明一个题目,便上前启奏道:“武帝时曾规定,州牧乃资深刺史可为,如幽州牧刘虞、益州牧刘焉均乃年高德劭之辈。而金良幼年德薄不成为一州之牧,望太后明察。”
袁术幼年时声色犬马,酒色过分,神采就已经相称惨白,被黄忠这一声大喝,又惊又怕又怒,神采更加惨白,但见黄忠手持大刀,瞋目相视,袁术赶快缩转头,闭嘴不语,他很怕黄忠的大刀下一刻就砍向他。其他世家大臣见黄忠威风凛冽杀气腾腾,都噤若寒蝉。
曹操忙叩首抗辩道:“启禀太后,我乃建国名相曹参以后,我祖曹参有功于社稷,绝非尸位素餐之辈,请太后莫要妄自贬薄。”
何太后见袁绍、袁术、王允还这么不知好歹,更加嗔怒,便不再理睬二人,径直指着御史中丞韩馥说:“你去做冀州刺史,原冀州刺史调入朝中做御史中丞。”韩馥大喜,忙跪下叩首谢恩。
袁隗心有不甘,他本来想安插袁氏一党的人去做光禄勋,没想到太后对他袁氏一党戒心深重,底子不给他安排人选的机遇,就持续谏道:“原并州刺史丁原兼任执金吾,现丁原亡故,这执金吾之职悬空。我保举城门校尉伍琼迁为执金吾,伍琼热诚谨慎,可当此大任。”
何太后故意把这两个家伙的官职免除,但她眼下也获咎不起袁家、王家这两个世家大族,只好就让他们还待在那中枢位置吧,更何况那些中枢位置很快就会跟着董卓的入京而名存实亡。
何太后也信觉得真,义正辞严道:“若真是董卓所为,哀家必然支撑你!”
高顺被何太后这话给气乐了,正要辩驳,却被金良拉了一把,高顺刹时觉悟,这是何太后说的反话。
不过这些安排都是别有用心。金良就是要用他们去对抗董卓,新任冀州刺史为袁氏故吏韩馥,袁绍将来必然搞些狡计篡夺冀州。冀州之地固然敷裕利于安民却倒霉交战。
卢植看明白了何太后的情意,便进谏道:“既然幽州牧刘虞能够遥领太尉之职,那金良为何不能遥领光禄勋之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