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其他小说 >三国之群芳寻踪 > 第360章:部署洛阳

第360章:部署洛阳[第3页/共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金良任命李肃为弘农郡校尉,领四千人马镇守弘农,又任命吴匡为重新组建的荥阳郡郡尉,领四千人马镇守荥阳郡,又因洛阳已经归入金良的统治区,而对洛阳威胁最大的是南面的南阳郡和东南边的颍川郡,金良便将长于戍守的郝昭任命为河南郡郡尉,统领八千郡兵镇守洛阳八关。

金良便效仿盛唐期间,任命班超的后嗣班荣为西域长史,从凉州牧皇甫嵩、凉州将军徐荣、武威太守马腾、金城太守韩遂各军内里甄选精锐士卒,变成八千人马的西征军,前去打通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是一条黄金之路,金良一心想要从罗马帝国那边赚取大量金币,又怎能眼睁睁地看着这条黄金之路断绝呢,再者丝绸之路又是一个东西方文明交换之路,大汉想要体味天下,就要有一个通道,当海上丝绸之路尚未完整打通的环境下,陆上的丝绸之路愈显首要。

董卓留下的西凉军十五万人内里,只要六万多西凉人,遵循中心军的严格标准遴选,只要三万多人勉强够得上普通郡兵的标准,李傕、郭汜、樊稠、杨定、董越、牛辅带走了二万四千人,留下的八千人马多是跟司隶有些干系,多是段煨麾下人马,金良便任命段煨为京兆府校尉,领八千人马镇守长安。

黄河到淮河之间的运河,在隋朝大运河期间称为通济渠,是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开通的,工程西段自今洛阳西郊引谷、洛二水入黄河,东段自荥阳汜水镇东北引黄河水,循汴水,经商丘、宿县、泗县入淮通济渠,别名汴渠,是漕运的干道。

杨广修了大运河今后,相同了中国大地的东西南北,东西南北都用水连起来,构成水网,把几大天然水系变成一个大水系,是一盘大活棋。杨广发掘运河,断送了隋朝,给李唐做了嫁衣,大运河迎来了唐朝的贞观开元之治,奠定了唐文明活着界上崛起的根本。

那些被淘汰的西凉人,如果赋性残暴在司隶地区作歹多端的都被押给司州扶植兵团内里的劳动改革大队,如果赋性不坏又情愿在司隶地区住下来,也送入司州扶植兵团做屯田兵,不肯意持续待在司隶地区便各回本郡,插抄本郡的郡县兵体系,根基上手里沾过血的西凉兵,金良都不肯意他们再回到官方,都要把他们归入到军事体系里。

现在的凉州有金城太守韩遂、武威太守马腾两个大权势和其他十几个小的盘据权势,别的另有很多羌胡部落,次序混乱,各个权势之间争斗不休,金良交给徐荣和李儒的任务便是结合马腾以及其他亲汉权势,停止韩遂以及其他仇汉权势,李儒的任务就是竭尽所能,让马腾和韩遂争斗起来,只要马腾、韩遂不结合起来,凉州就不会失控。

在这个二世纪,没有飞机没有火车,底子没法做到朝发夕至,军事行动只能靠骑马、坐马车牛车和步行,要跋山渡水,行动非常艰巨和迟缓,特别是去河网浩繁的江东地区,靠车马运输更是迟缓。

金良站在洛阳城头,环顾四方,考虑的是定都洛阳数百年乃至更长远的打算。

但是,神州大地上,除了偏僻的额尔齐斯河与澜沧江以外,统统大河都是由西向东横向活动,没有一条南北纵向的大河。这是由神州西高东低的根基阵势所决定的。在这些河道当中,黄河是中华民族生长的摇篮,黄河道域是中原文明的发源地。它的中下流在东汉期间是经济、文明、科学最发财、最昌明的地区,也是人丁最稠密,政治思惟最为活泼的地点。但是。黄河自西向东的流向,便于东西横向联络,而不便于南北纵向的联络,纵向经济文明交换遭到很大影响,黄河以北不乏敷裕之地,黄河以南的东南本地更是物产丰富之地,但耐久得不到开辟,这类地理上的缺点。形成了神州经济文明生长严峻不平衡。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