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孤身入城[第1页/共2页]
此时天气已然过了中午,刘封心知诸葛亮伏击曹军前部,必将战至次日天明方可返还,便当即入了樊城帅府当中,将孟瑶叫至身前,低声说了一番私语。
“将军怎能够身犯险,待那诸葛亮来此,必会有战略脱身,将军如果擅自前去,一旦有了闪失,情势危急之下恐别人难以保全将军安危。”
新野小县,城中本无很多百姓,半个时候未到,百姓便已清算伏贴尽皆立于城门以外,等待刘封调遣。
刘封宿世便精通这藏匿之术,未几时便已混入襄阳城中,并于一茶馆中将城中权贵居处尽皆刺探清楚。
孟瑶听了刘封之计,却只是点头,并不附和刘封那兵行险着之策,而后刘封却又对峙己见,孟瑶终究才勉强点头,口中言道:“将军明日天明前定要回到樊城,不然诸葛亮等人返来不见将军,定会生疑,于将军并非善事。”
刘备与众将听言眼中顿时一亮,而刘封则是一副沉着神情,心知诸葛亮意欲火烧新野,待曹军前部混乱之时再放水淹之,如此便可重挫曹军锐气,为其下一步筹算博得时候。
抛下这番谈吐,刘封便仓促收支了议事厅,撤退全城苍肇事关严峻,虽此时百姓多数已然得知了曹军来攻之事,却未曾想全城撤入樊城,故刘封第一时候便到了军中,命黎闯率军驰驱相告,半个时候后便于城门处调集解缆。
但事已至此,刘封却也不得不领命,想到此番撤入樊城,并无人晓得,故其麾下亲兵应是无甚伤亡,心下才稍安,抱拳领命道:“封谨遵智囊之命,诸位家眷交于吾手,但请诸位放心,伤了一分一毫,封便以命相抵!”
“汝乃何人,彻夜若坏我功德,便叫你人头落地!”刘封一看便知此人并非是蔡瑁府中之人,却还是手握短刀,想要诈一诈此人来源。
刘封将众将家眷送入樊城,便登上城墙察看黎闯船只,见其俱是远远在白河之上奔樊城而来,心中这才稍安,此时刘封环顾四周,俄然见樊城之南,襄阳城隔着汉水几近清楚可见,刘封心中一动,便是涌出一计。
刘封略一点头,又叮咛了孟瑶一番城中设防之事,便离了帅府。
但诸葛亮刚一开口,便是让刘封吃了一惊,只见诸葛亮略一思考,便看向刘封,慎重言道:“此次伏击曹军,便是为城中百姓及诸位家眷赢取时候,好教其撤入樊城,子威将军一身武力,更兼颇通策画,现命汝引本部四百马队,护送城中百姓及诸位将军家眷,速速撤入樊城,子威将军对此不成懒惰,刘琮已然投了曹操,此事如果泄漏风声,恐其截击,故需马上解缆,刚才吾已派士卒赶往樊城,接引子龙将军引五千军前来新野共击曹军前部,子威将军到樊城后,便以本部及城中一千军士守住樊城,静待吾等。”
刘备此时闻言也是止住悔意,低声道:“此番抵抗曹军,皆依智囊之计行事,待安然退入樊城再做筹算。”
立于墙外,刘封细谛听了半晌,便知墙内稀有队军士夜间巡查,端的是防备周到,但却拦不住刘封,刘封又听了数遭,便知这外院当中共四队军士,每队八人,因而便想寻个空地收支院内。
“智囊此计甚妙,如果以新野空城静待曹军,便可出乎曹军料想以外,再突袭其前部,此战定可战而胜之,请智囊命令便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