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各州郡人口分布[第3页/共4页]
上谷51万
陈留,人丁约87万
魏郡(邺城、黎阳都在魏郡)人丁69万曹操平袁氏以后,把邺作为首要的大本营,厥后封魏公、魏王,直至称帝,国号为魏就来源于此。
而更一步的阐发表白:若以亡蜀的人丁数计算,当年蜀约九十四万口,魏则有四百四十三万口,蜀魏的比率约莫为百分之二十一。再以吞吴的人丁数计算,吴约二百三十万口,若假定前述魏蜀人丁稳定(因史料考据完善,略以三国人丁零生长为前提),吴魏比为为百分之五十六。三国期间总人丁约767万,与上述之值并无太大出入。
朔方0.7万
冀州
益州郡:11万,治地点滇池
辽东,8万
1、东西两汉人丁漫衍阐发
幽州
公元122年(东汉延光四年)4869
《汉书·地理志》记录了西汉末元始二年103郡国户口数统共为户1235.6490万,口5767.1401万。如以秦岭淮水为南北边界,北方人丁占4/5弱,南边人丁占1/5强。
河内,人丁80万
赵国人丁18万
广陵,人丁41万
右北平5万
苍梧46万
扶风(陈仓在扶风境内),人丁9万
蜀郡(治成都)35万
彭城,人丁50万
公元156年(东汉永寿二年)5649万
琅邪,人丁57万(曹操破吕布后,从琅邪、东海、和青州的北海分出城阳、利城、昌虑三郡,安设臧霸等泰山群寇)
中山(北平属中山)人丁65万
下邳,人丁61万
京兆(长安)人丁28万
永昌189万,刘备时又分出了云南郡
郁林
九真20万
安平人丁65万
陈国,人丁154万
曰南,10万
河东,人丁57万
武陵人丁25万
南阳(宛、新野、博望都在南阳)人丁243万
汉中(上庸、西城都在此中)26万,刘备建了上庸郡,孟达降魏后,为了安设降将,魏分设了新城郡、西城郡,实在这些郡不过一个县的范围。
如以汉武帝时所置14个监察区来分别,户数超越百万,口数超越5百万的有司隶和豫、冀、兖、青、徐五州,都在黄河中下流地区,大抵相称今陕西关中平原和黄河下流的冀、豫、鲁和皖、苏的淮河以北地区。人丁总数占天下的55%。关中平原人丁最集合的是长安四周,密度约达到每平方千米千人,为天下之冠。其次是太行山以东平原地区,除了鲁中山地、胶东半岛和滨海地区外,人丁密度估计也在每平方千米百人以上。由此而构成二条人丁比较麋集的带状地区。东西向的是自京兆(长安)—河南(雒阳)—陈留—济阴(定陶)—山阳—东海;南北向的是自清河—魏郡—河内、河东—河南—颍川—汝南。这类漫衍明显与交通线路有关。长江流域人丁集合在成都平原、南阳盆地和太湖平原,这无疑是由优胜的天然环境所促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