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贾诩出马[第1页/共2页]
李孚长途跋涉之功化为乌有,还得硬着头皮归去复命,心下甚是凄然,强笑道:“不敢不敢。”
“没有,您的决定我顺从便是。”张绣边说边玩弄掌中银枪,但他是个内心存不住事的人,耍了几下还是忍不住抱怨道,“贾叔父,不是小侄指责您。您拍着胸口想想,我待您如何?”
正所谓不打不成交,郭嘉虽与其是仇敌,这会儿却恐怕李孚半路被曹兵抓住坏了性命,又叮嘱道:“路上多加谨慎,用不消鄙人助你打通枢纽?”
郭嘉却浑身发颤,心说这老狗必是主张投奔袁绍,进而想到张绣事前说的话,脖子一阵阵发凉。哪知贾诩固然客客气气,口风却俄然一转:“鄙人有几句话想劳烦先生转告大将军。官方有谚‘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米尚可舂,兄弟二人不相容’,大将军与淮南后将军本是手足兄弟,却弄到反目成仇的境地,远交近攻纵横捭阖,叫世人看在眼中岂不伤怀?俗话说‘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当初若能同心合力南北照应,那中原之地早属袁家啦,袁公路又何至于利令智昏得志江亭?大将军连兄弟都不能宽恕谦让,何故收天下豪杰之心?”贾诩说得不急不躁,却句句诛心如同利剑,“以是……我家将军不能为尔等奔走,先生请回吧。”此言一出连郭嘉带张绣全愣了,没想到贾诩这么轻描淡写就下了定夺。李孚都傻了,好半天赋缓过神来:“贾先生,您可要晓得,我们大将军是……”
李孚定下脚步扭头道:“既能神不知鬼不觉到此,就能安然无恙分开,不劳郭兄挂怀。”郭嘉颇感本身是杞人忧天,笑道:“如果有朝一日你被我家大人擒获,鄙人定会帮你美言。”
“久仰久仰。”也不知贾诩是真传闻过还是假传闻过。
李孚跟郭嘉吵了半天,嗓子都哑了,咳嗽两声清了清嗓子,毕恭毕敬道:“鄙人钜鹿李孚,在大将军帐下充为冀州处置。”
张绣把银枪往地上一扔,叉腰道:“谁不知这穰县大大小小的事满是您拿主张?谁不知我得了甚么好东西先送给您?我对我亲叔叔也不过如此了吧!可您是如何对我的?我晓得您家眷在华阴,被段煨扣着,但有话您能够和我直说嘛!咱跟郭嘉好好谈,最起码得叫程闵给咱立个包管,不究查之前的事了,那样才结壮!这么潦草率草降了,就不管成败短长了吗?莫非为了你一家子人,就把我一家豁出去了吗?我与曹丕有杀兄之仇呢!那曹丕现在多少另有点话语权,您这事办得真不隧道!”
郭嘉见他这副神采,一把拉住他衣袖:“子宪兄此去可有难处?如果羞于北归那就……”
贾诩把话说到这个份上,李孚再能说也羞于开口了,只得一揖到地感喟道:“唉……惜乎不能与建忠将军、贾先生同谋大事。二位自珍自重,鄙人告别了。”
郭嘉、李孚一愣,但见十名刀斧手让开大门,自内里低着脑袋慢吞吞走进一人。此人四十多岁个头不高,面相驯良,神采白净,微有皱纹,髯毛苗条;身穿皂色文士服,青巾包头,气质沉郁,老气横秋,还略微有点儿驼背――来者恰是贾诩!
“将军妙手腕!”郭嘉连伸大拇指道,“决斗之事刻不容缓,此非独朝廷之存亡,也事关将军本身成败。还望将军早日开赴,提师北上与曹公汇合。”说罢再施一礼,又朝贾诩点点头,这才由人引领着下堂赴馆驿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