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太平踪影[第1页/共3页]
自里门入内,一起行来,周澈说话未几,但察看得很细心,早已看出里内民口虽众,经济状况却与前庄里基秘闻同。收支的里民大多面有菜色,敝衣绳履,强一点的,也就是多个帻巾包头、衣服上少几个补丁罢了,孩子们脏兮兮的,衣不蔽体,穿鞋的都没几个。
周澈穿越后,为了熟谙期间环境,去过邻近乡里调查研讨,所闻所睹,触目惊心,老百姓糊口之困苦,超出设想以外。偶然半夜从恶梦中醒来,他常常会不由自主地光荣:幸亏穿越在了周氏,家有良田宅院,不愁吃喝,要不然,恐怕早饿死路边了。
老胡女儿请他留步,取了十几个钱过来。他不肯接,说道:“‘上天有好生之德’。俺不是为钱而来。你阿翁已遭不幸,你母亲又卧床不起,帮你们是应当的事情,这个钱,俺不能拿。”坚辞不要,分文不取。
“举头有神灵,诚或不诚,神灵自知。”
“没能治好,自是因贰心不诚。”
二十多年前,有一次大的水患、蝗灾,影响到了天下三分之一的郡县,几十万户百姓倾家荡产,流浪在外,死者道边,枕藉相望。於今的景象竟与之类似,可见天下的黔黎困苦到了甚么程度。
“我传闻,上谷太守也是个好道术的人,精擅河洛推步之术,所算无不中,在做弘农令的时候,三辅以东被水淹,唯独弘农的百姓没有受灾,就是因为这位太守能算出水甚么时候来,让百姓提早搬到高地,免遭水淹之苦。这承平道现在符咒治病....”周澈俄然想起甚么道。
“在的。”老胡女儿春秋小,见地少,低着眉,不敢看人,小声地答复道,“请诸公出去吧。”
陈松请她起家,叹道:“年弱丧父,实在不幸。吾乃县中贼曹,为乃翁的案子而来,你母亲在不在家?”
“是请了盼师,正在治病。”老胡女儿道
里长上前拍门,开门的是老胡女儿,见是周仓等领着官人们来到,忙不迭地素拜施礼。“素拜”,是女子的礼节。男人下拜,要双手触地,而女子凡是不必如此,称为“素拜”。
盼师的涵养甚好,也不愤怒,又对老胡女儿交代了几句,说道:“事已毕,俺就告别了。奉告你母亲,不要太悲伤难过了,死者已逝,生者还要糊口,不能沉沦畴昔,总归要向前看的。何况,县君神明,定不会使贼人逃脱。……,如果有甚么困难,能够来找俺。”
离得近了,走在最前面的周澈重视到了屋子里有两小我,他放缓了脚步,用扣问的目光看向陪在身边的老胡女儿。老胡抬高了声音轻声说道:“敢告官长,他们是承平羽士。”
“那么这诚与不诚,如何判定?”
老胡女儿怯生生地说道:“是啊,是啊。盼师的符水比药管用多了,只要虔诚信奉,不管得了甚么病,都是一吃就好。”
“这承平道么?实在天下道术出黄老。”刘需顿了顿说:“澈君,你在洛阳当差时,可晓得太学,我大汉最有学问的学者大多都在那边,或者曾经在那边修习过。符咒解毒、河洛推步传闻就源于黄帝,又岂是一句方术所能概括的。你周氏子居先生习的是古文经,不信这个,你不晓得也是普通的。对于研习今文经的大儒来讲,这河洛推步之术倒是不亚于贤人经籍的秘术。”
周仓推开门,陈松举头直行,余下诸人鱼贯跟从,一行人来到室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