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诸侯进京[第1页/共3页]
曹操哈哈笑道:“以一万挡十五万,自损五百而伤敌万余,岂是挟持董母所能为?挟董母而逼董贼,足以证明我主为成大事,不拘末节,必将成为一代雄主也。”
现场剑拔弩张,一触即发。
密室中一片沉寂,显得格外阴冷,只要几道细细的阳光从暗窗格中透了下来,洒在杨彪面前的案几上。
一向在旁不语的光禄大夫种拂,俄然插话道:“今陛下已掌控京师兵权,且一贯杀伐定夺,连董卓在京之时都敢刺杀,何况我等。我等在此做无益争论,恐几日以后已成刀下之鬼。关外诸侯已在虎牢关候旨七日,何不传书给本初,要其以粮草将尽,催陛下速速下旨宣他等进京,则大事方有望也。至于关外诸侯之心机,本初自会措置。”
夏侯惇脸上暴露惊奇不信的神采。因为他的儿子夏侯充,也刚好年方十岁,每天只带着一帮儿童逃学打斗,差异实在太远。
自从王允态度由态度ai昧转向支撑刘协,卢植公开支撑刘协以后,党人的集会地点已经改到太尉杨彪府里。
夏侯惇不觉得然道:“十岁幼主能如何神武,恐怕还是朝王允、朱儁等人在旁互助。并且若无我划一盟军先败董贼军威,又断厥后路,董贼如何会如此仓促进兵。”
袁术刷的一声拔剑而出,指着年青官员问道:“你乃何人?安敢如此放肆?”
曹操一怔,随即哈哈大笑:“乱世乎?治世乎?全在主上。主贤明则为治世,主昏庸则为乱世。曹某是能臣还是奸雄,全在陛下一念之间耳。若陛下能一向贤明如此,何愁天下不兴?”
各路诸侯齐齐上前接旨。
曹操暗道,此主公然心机周到。
曹操大怒正待发话,却听一人哈哈大笑:“骑都尉官职虽小,宣读的倒是圣旨。中间一个小小的臣子,竟敢鄙视陛下,莫非想造反吗?”
袁术反唇相讥道:“陛下?哪个是真陛下,哪个是假陛下尚未可知也。公孙太守好不识时务。”
年青官员厉声喝道:“若驻军近于洛阳二十里者,即令其他各路诸侯合力灭之,悬其头于东门以外。”
曹操微浅笑道:“非也非也。我出京发矫诏叛逆兵,令董贼倾巢出动;陛下掌控京师拒董贼于洛阳城外,这些都是在陛下打算当中,非别人之计。”
前面又跟着六个威风凛冽的大将:当中右一人,身高九尺摆布,手执一杆钢枪,满脸威猛之色,仿佛为六人之首,名夏侯惇,字元让;当中左一人,也手执长枪,顿时挎着一张雕漆大弓,挂一壶箭,名夏侯渊,字妙才,夏侯惇之弟;靠右边一人,手执长枪,名曹仁,字子孝,曹操从弟;再靠右一人,手执长刀,名曹洪,字子廉,也是曹操从弟;最左边上一人手执长枪,名李典,字曼成;最右边上一人执长刀,名乐进,字文谦。
陛下,曹某不负所托,您可安好?
为首一人,身穿红色官服,年纪二十五岁摆布。捧着一卷圣旨翻开大声宣读道:“奉天承运,天子诏曰:袁绍、曹操等十八路诸侯,兴义兵而匡扶汉室,败董贼而救朝廷,立下不世之功,该当封赏。然都城狭小,而诸侯兵马浩繁,故令各路兵马驻军于洛阳三十里以外,不成上前。各路诸侯及部将可带百人保护进京,马上面圣领赏。钦此!”
几天之间,洛阳城郊的草仿佛更绿了,草丛中不时有野兔和野鸡窜进窜出。路边的耕地里竟然已经有人在开端整地了,耕地中的人竟然另有唱歌的和欢笑的。